【此次考官正是白兄伯父兵部尚书白景明,据闻此人乃白氏这一辈中的翘楚,才近不惑之年已官拜正三,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眼,眼见着堂上之人神情肃穆,颇为郑重,如此看来,倒也是一刚正不阿的磊落之人,拜礼后入场落位,正襟危坐,待其出题】
【未几他便将考题亮出,凝神看了文试首题——“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只觉此题与我等堂下考生颇为贴切,若要入朝为官,要的不正是这般坚如磐石的心性么?遂思忖片刻,理清脑中思绪,方开始提笔作答】
先秦吕子有书《吕氏春秋》曰:“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后北齐有刘昼著《刘子》曰“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其意均旨在赞伯夷、叔齐坚贞不屈之高节,故世人当以恒持本心之德行为榜,以不磷不缁之品质为倚,方能行君子之事,扬美德之名。
为君子者,自当效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方谓之大丈夫,行明正之事。人若立志不坚,则终不济事,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孙膑自幼修习军家兵法,虽受膑刑身残仍致力于此,后有《孙子兵法》,终助齐奠定霸业主;司马迁立志承父业著史书,经大刑亦穷毕生心力著就《史记》,终成史家绝唱;陶渊明秉性高节,宁辞官归田而不为五斗黍米折腰,终成诗赋之大家。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撤其清。故世人若欲行君子之道,当匪石匪席,秉木人石心,持之以恒,志坚行苦,方可全旁人不能之事,为人上之人,成大业之事。
为臣子者,自应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汉时苏武牧羊,宁折不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留匈奴逾十九年而持节不屈,终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宋文天祥虽兵败为俘,却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容就义,名留青史,得谥忠烈;唐有魏征直言纳谏,虽犯天颜而不惧,令太宗奉为知得失之明镜,共创贞观之治。是故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臣子者,应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以滴水穿石之志,助就君主宏图之治。
俗言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故石赤不夺,而心不可转也,为君子须得驰而不息,锲而不舍,为臣子更须心坚石穿,持之以恒,如此方能成人,能为人臣。
【奋笔疾书少时,行文一气呵成,自观了片刻,查无遗漏,方落笔待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