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尘演绎论坛  ^古风RPG网  ^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司徒少恭

【武德六年十一月十五·贡院】

 关闭 [复制链接]


  • 年龄 : 161 岁
  • 剧目 : 79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青州浚启郡
世家 ③ 桐岭公馆嫡大少爷
致仕 - 正二品尚书令
白垏 发表于 2015-6-30 09: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精会神]

[遂得题,思之。提笔写下:]

大学之道,意在治国、平天下。大学之道,便是为政之道。政也为正。
正己正人,前者属于个人的修治,便是修己。后者则是公众事务的治理,即为安人。大学之道,也可说是修己安人,从修身到平天下。
就如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宣导修己以安人,明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
在亲民,便是尊重民意,内涵为亲理政事、亲近百姓和亲爱百姓。
在止于至善。最后这一句,止是立的意思,至善便是合理。止于至善,意思是采取适时适切、至为合理的立场。
大学之道,在于彰显明德,在推己及人,使他人人人皆能去除自身糟粕而达到亲民,而且精益求精,最后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大学》开篇一句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既大人之学、君子之学,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也统领全书,点明大学之道。

[收笔]
.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36 岁
  • 剧目 : 52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兖州:蜀郡
世家 ④ 清风山庄嫡系三少爷
吏部 - 从五品员外郎
百里萧✘ 发表于 2015-7-2 0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而思,半晌,香自灰而不疑,执笔而书,墨而出】

“大学之道,于明德,在亲民,于止于至善。”

所谓明德,无乎奋身而彰德义。所谓亲民,即善性不掩,事治民,以民本,以本亲民,因念之人明连之治,国安定安民,欲民定先亲民,亲民而,德政适,世无乱。

人之明德,须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仁义礼智信,人之五常,今须为仁,敬,孝,慈,信通皆与之,乐之,信之,交之,若无德则肆情傲物亲成陌路,智者不能尽其谋,勇者不能竭其矣,仁者不能播其惠,信者无敢孝其忠。无德而得人心,则人心离,大道难得,不简任之,择善而从,何亲民得人心而安之言?

一朝为政兼民生之重则,若无恤民之心,察民之思,则地将不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民,本也,民,益之为者,民,思之归者。

子曰明明德鼎故革。故君子乘易而为天下师。子复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墨白宣,笔点而收,燃香旧时忽便过,略一晗首,呈卷而交!】


┋ 菩提无心 - 世家┋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24 岁
  • 剧目 : 3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大戚:属国
工部 - 正五品郎中
赵绥翊 发表于 2015-7-3 17: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燃过半,其余学子已纷纷作答。然己依旧静观画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终于提笔沾墨,却是久久落不下笔去。不因太难,而是太过熟悉,此句乃《大学》首章首节之语,讲君子修身亲民臻善。】

【犹记昔时先生授业,耳提面命数次,大为感慨...令则,稚童入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而你已是束发,当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却偏偏耽于享乐,为师有愧.....那时书房内炉篆微熏,板联巍峨....恍惚岁月而枉,啪哒一声,白纸上绽开墨花,如梦初醒,换上新纸,作答】

大字从一,从人。大,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奉为圣。大学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大学之道,为圣人之道。在乎明德,亲民,至善。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青黑色墨迹蜿蜒纸上,笔锋潇洒,又可见刻意的拘束。倘先生有知令则今日于考场写下此句释义,全无当日斥孔孟迂腐之道张狂该如何作想,无声哂笑,复沾墨】

明德之义,窃为《尚书》所记太甲之言“顾湜天之明命”实是恰当。人,受惠于天,内德于心,当律己以持性善德明。若爱人不亲,反其仁;若治人不治,反其智;若礼人不答,反其敬。君子于世,行义以达其道,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尔后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是以修己以明德,修德以亲民,以安百姓。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再者,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儒子重德教,教化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有言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寥寥带过。教化于民乃丹陛之事,当下非朱紫衣冠,不可妄论国政】

【复,润墨,续写】

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性元无一毫之恶。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君子修德,亲民该知其所止。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是谓身之所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达上善若水之境是谓德之所止。

至善方如水,夫子曰,水有五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修德不争,故人无尤,世无乱。

【顿,似有所悟。抬头见香近乎燃尽,用力稍大,笔锋愈发凌厉】

修德,亲民,至善为孺子三纲,尔后八目,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处,鸳鸯画出。八条目处,金针度人也。予愚钝,当效三纲八目以立己修身。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168 岁
  • 剧目 : 7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幽州:临淄郡
名门 ③ 幽州秦府嫡系长女
崇翊山庄二少墨承德平妻
秦无缜 发表于 2015-7-4 2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止于至善”,静观画卷稍思忖提笔而书】

大学之道即明德,亲民。明德即彰明德义,以德为本。自修身,齐家始而至协和万邦,平治天下。明德即德政,所谓德政先亲民意,尊民意而使德才至善至美。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彰明德义于政不可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遂当行德,谓之圣人。
治国当亲民,亲民且作新民,修德义以新民。民为源即为本,若水可载舟覆舟。当以太宗为榜,畏民、让民、安民且知民。使民以新,方为大同。修己以推人,则为亲民。
止于至善为至善至美之境,欲达此境且当精益求精至。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明明德与亲民,方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既自明其德,又当推已及人,使之亦有以去旧染之污也。格、致、诚、正、修、齐、平内外兼修,独善其身则兼善天下,以是明德,至善。

【搁笔阅卷复呈卷,稍舒气静候。】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158 岁
  • 剧目 : 117 出
  • 生肖 :
  • 容貌 :
  • 生辰 :
  • 籍贯 : 兖州昌邑府
三公 - 正一品太傅兼丞相
世家 ③ 云晏山庄二少爷
纪青言 发表于 2015-7-5 0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众考生一一作答完毕,待卷子由属下全部收好】

【看答题纸一一发了下去,才说了二题】

陈蕃曾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亦有人道:“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这二题白学子、秦学子、裴学子以后者为论点作答

而其余百里学子和赵学子就以前者为论点论述作答

【看了下时辰】

一炷香,为限,开始吧

ps:分配题的顺序是以出场顺序安排的,前面3个是把后面观点作为自己观点来论述,后面2个人是把前面的作为自己观点来论述,类似辩论,把自己那边的意思解释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24 岁
  • 剧目 : 3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大戚:属国
工部 - 正五品郎中
赵绥翊 发表于 2015-7-13 0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毕,收卷,小憩,静候。】

【尔后宣纸分发妥当,先行拿镇纸压住,挽袖墨锭研墨,如此整理齐整周全了,纪大人恰进,宣布考题。时限一炷香,小官上前点了案上的香火,这次场才算了开始】

【考题有二,偏生了两位先者大相庭径的观点。“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不是陌生,曾经也被自己引为言语驳先生教诲,自然知晓出自《后汉书》,所阐明为立志为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鸿鹄之志。】

【思忖悬笔,文思涌显,此番倒未多做停顿,笔落墨晕,篇头逐字遒劲潇洒。】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操缦、博依、杂服是为小处,着之细处似无不妥。

【复顿,笔锋一转。切入正题】

然则凡学,士先志。志在千里,树心立德。鱼郑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假舟楫者,逆水行舟,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假舆马者,志致千里,心有旁骛,虽百里不得至,况乎千里?君子如是,学之不成,是以好学不诚,不潜心专力之故。是故君子生非异也,存鸿鹄之志,学无旁骛,不拘小节,以天下事为己任,登高博见,何以得窥足侧之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此之为陈蕃所言的“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抬头瞧了一眼那柱香,已然燃尽了过半,砚中凹墨浅的颇见干涸,挽袖再沾墨提笔,稍理了思路便紧叙其下,毫无停滞。】

予以为智者非智,愚人非愚,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扫一室之慧,陈蕃未解。君子不拘于远瞻天下,亦当扫除一室,所遇之景,截然不同。

是故子曰:“君子不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以济川,车舆以行路,反之则不能。君子之德,则不如器物,各守其用,见几而作,无所不施也。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先子曰,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一才一艺恰如一室之治。若毕生专于此道,安有孔圣景行行止之大德。

【市井之民治家井然,安居乐业。屠夫者,专解牛。膳食者,专庖厨。岂谓一室未扫耶?却终究是泛泛之辈,焉称大德者?思及,哂笑,落笔不顿】

君子不器,是以大道不器,言以学为本,则其德于民无不化,于俗无不成。君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故知所本,则由明明德以及亲民,由诚意正心修身以及治国平天下,措则正,施则行,复奚役役于一才一艺为哉?”

此谓何:君子之学,不器之境。

评分

参与人数 1碎银 +10 收起 理由
赵梓诺✘ + 10 三哥哥,棒棒哒。。。。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36 岁
  • 剧目 : 52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兖州:蜀郡
世家 ④ 清风山庄嫡系三少爷
吏部 - 从五品员外郎
百里萧✘ 发表于 2015-7-13 17: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片刻而过,新的纸卷下发,考官大人又出新题,香又燃起】

【蹙眉而思,理清思绪,蘸墨提笔】

陈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后汉书》论曰: 桓 、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正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 功虽不终 ,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于陈藩一类,家国之意以国为先,男儿之志不可荒于小家,必要立之沙场,立于朝廷,扫之弊病,扫之战乱,已保人世无虞,国泰民安。

霍去病尝许“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顾炎武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言男儿有志,且为大志,非生寸草寸木之小室所可容,若无以一展抱负,无能实现大志,碌碌终生平庸度日,则无异于枉来人世。

若心只顾家则无空去怀国,只在生计上锱铢必较则不可做到为国为民谋之福祉,何能做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一心难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任重而道远,于是乎为大丈夫。


昔日樊哙劝之刘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家国亦同,观之古今,观之先下,不乏斤斤计较小家之事者,更不缺胸怀大志放眼社稷大事者,二者相较,更可知何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理便如此。

【噙笑而顿,观之香火,已燃过半,稍顿,复书】

例之匈奴,便只有家却无国,空有一身蛮力与小智,纵有家之合欢长乐,民之一时安宁,却无国之大智,国之凝聚,国之庇佑,故虽欲入之中原,而率遭失败,无民心所向,无国之支撑,此是必定无功而返,不得长久。


王羲之坦腹东床,王猛扪虱而治天下。一室于我何加焉?常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室一时一域,吾不取也。

东坡有言:“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天下之不扫,何以归来乎?

【停笔而收,香将燃尽而呈纸卷】


┋ 菩提无心 - 世家┋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49 岁
  • 剧目 : 41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幽州弘农郡
礼部 - 正三品尚书
世家 ③ 曼陀山庄嫡五少爷
裴炎启 发表于 2015-7-13 2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这二题竟然是他说】

【看场上考生除去那女子,怕是都长于其吧】

【摇头不想,整了笔墨,提笔而书】

诚如大学所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圣人处世尚有先后难易。如不自立命何以安家室,如不安小室何以治大国。

民有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室之中亦有上下尊卑,风雨患难,如安家有术则万事和顺,家运兴旺。治国亦复如是。

如此故有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安家,烹小鲜,各得不易矣。

私以为,圣人之意,亦在家国同气,何以言大小尔。

【答毕,收笔,待收卷】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168 岁
  • 剧目 : 7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幽州:临淄郡
名门 ③ 幽州秦府嫡系长女
崇翊山庄二少墨承德平妻
秦无缜 发表于 2015-7-17 22: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细览题,斟酌几许下笔】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即一室未治何谈齐家与治国。治国须自根本理起,把握根本方是正道。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治国亦如此,大生于小,治国有道成之于首,自首到尾皆是由小成于大。所谓成之大事必当自小事所累,根本未行何谈成大。

【继】

虽须自根本理起,仍当慎行不可本末倒置。若如此当必作无用之举,孝行一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必先致力于本,先本后末,方能治国有道。

【再细查复呈卷】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161 岁
  • 剧目 : 79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青州浚启郡
世家 ③ 桐岭公馆嫡大少爷
致仕 - 正二品尚书令
白垏 发表于 2015-7-18 15: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第二题,倒是其他人都已经开始回答。自己斟酌片刻,才提笔写下]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顿了顿,继而继续写着]

“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

不以事小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轻浮。大丈夫当扫天下,而始于扫足下.

[扫了一眼文章,点点头。才收笔]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司徒少恭 + 2 终于回了啊你

查看全部评分

.

使用道具 举报

文明发言,和谐互动
文明发言,和谐互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诀尘春赋演绎 ( 辽ICP备19001669号 )

GMT+8, 2025-7-25 00:52 , Processed in 0.134625 second(s), 23 queries .

        Discuz! X3.4 Designed By TSMINI.COM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