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青言 发表于 2015-10-30 11:01:23

【武德十二年九月十三日·贡院】

本帖最后由 纪青言 于 2015-11-15 17:24 编辑

http://www.kim-j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06/140852hghqk7987zuj3j7s.gif
【雍宁帝·武德十二年九月十三日文举考场】-此番科举由从四品吏部侍郎:纪青言【主考】从四品礼部侍郎:裴炎启【副考】
考场规定1.每次回帖时间差不多七天到九天,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帖,请提前告知主考官(点评方式或者QQ联系纪青言/裴炎启)逾期回帖且未提前言明者,相应对你好感度会下降。如是不回帖,便就设定昏厥,送往太医处,以后三载不可参试。2.发帖后不可编辑、删除重发,所以发帖前请仔细检查是否有语病之类的。百度率不可超过20-25%。3.请不要出现生僻字,也不要过分华丽的辞藻,行文流畅逻辑清晰表达清楚你这角色性格还有回答试题就成了!试题在两到三题左右,主要看考官心情及时间。4.其他一切如之前文举。考官对此科举有解释权。5.另外科举都是笔试,本官提问后,或者是把题目写在书卷上,大家不是起来回答,而是写在纸上!注意注意!
-时间规定-
1.按照管理以及本官作息安排如下:
入场时间11月1日-11月7日(入场请自报籍贯和名字,允许一个人迟到情况,请自行编辑迟到理由,但肯定会影响最终分数)
第一题目(笔试)11月7日截止到11月15日晚24点
第二题目(笔试)11月16日截止11月22日晚24点。
-科考名册-【宋鸿祯】十五岁;兖州昌邑郡人氏
【穆长歌】十五岁;幽州临淄郡人氏
【司徒津】二十九岁;冀州治蓟县人氏【墨谨笙】十五岁;豫州汝宁郡人士【李毅成】十八岁;京兆襄阳郡人氏
【倪易桥】十五岁;凉州司吏郡人氏

纪青言 发表于 2015-11-1 19:33:59

武德十二年文举放榜处



状元:空缺榜眼:穆长歌、李毅成 探花:墨谨笙进士:倪易桥、司徒津
宋鸿祯落榜



纪青言 发表于 2015-11-1 19:36:54

【卯时刚到,贡院内外便一片忙碌,均在为此次科举上下准备。此次科举算得上自己参加的第三次科举了,只不过第一次我为堂中考生,而第二次是副考,如今却是主考了】

【科举意在广纳天下人才辅佐圣上,以安朝纲,故而科举之事尤为重要】

【一众监试大臣已聚集于贡院内】

【吩咐将贡院大门打开,迎众考生入场】

裴炎启 发表于 2015-11-1 19:40:02

【这是自己参与主持的第一次科举,上届自己还是坐于下面,紧张万分】

【如今却在上监考,其中心里变化,不是外人能领会得了的】

【自己与青言虽是品级相当,但是他为主考,我为副考,所以自己自然是按他意思办事】

【看考场大门已开,也跟着起身】

穆长歌 发表于 2015-11-1 22:34:26

【一夜安眠,养精蓄锐,听得一慢三快的更声,便知已是四更天,遂起身,点一盏青灯。盥沐毕,青衫深衣,足登黑履,与寻常学子装束一般无二。朝食罢,整装笔墨纸砚,径至贡院】

【待检视完毕,抬步入内,但见堂上二位考官仪态威严,有浩然之气,正衣衫,垂首躬身礼道】

学生幽州临淄郡穆长歌拜见大人!

【礼毕,入座,待考】

梁光启 发表于 2015-11-6 09:57:09

[天还未完全亮,我便起了身,本来想看一看书册,可是想着往日看的够多了,今日科举便就不看了。也好不那么紧张。母亲煮了一碗面,说是如意面,还加了一个荷包蛋进去。说希望可以万事如意]

[母亲自然是寄予厚望的,我也准备了那么多年,就等着今日了]

[吃过面条,背着书篓来到了科考院前,待时辰至。如同其他学子一同入了里面]

[这里面十分森严的样子,也是了,科举阿怎么能不严?]

兖州昌邑郡宋鸿祯拜见大人

[说完,来到我的位置,坐下来。静候]

墨谨笙 发表于 2015-11-6 20:21:27

【迎科举之日打理妥帖遂往贡院。】

【时辰即至与数人入内正了仪态朗声】

学生墨谨笙,见过大人。

司徒津 发表于 2015-11-7 10:36:59

【今日科举,祭拜完祖宗。便坐着马车去了贡院】

【父亲对我寄予厚望,家里小弟年纪尚小。什么担子自然都是落在我一人身上。这些年司徒府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可父亲的心却远不止这些】

【入了贡院内,已瞧见几位学子】

冀州治蓟县司徒津,拜见大人。

倪易桥 发表于 2015-11-7 15:53:50

【沐浴焚香着素袍,净手擦净,已至时辰。同众学子陆续入内,按至先后拜礼,前方学子拜见完毕,方不慌不忙躬身拱手】

凉州司隶郡倪易桥,拜见大人。

【礼尽方落座,垂首敛目,待他人拜过方开试。】

李毅成 发表于 2015-11-8 14:07:27

本帖最后由 李毅成 于 2015-11-8 14:10 编辑

【前两日就已经在贡院边的客栈住下,一来是为了清晨能够及时赶到考场接受搜检,二来是怕万一有什么变动可以提前知道。】

【身边的书童提着考篮,里面都是些考试必备的物品,包括笔墨纸砚等。待到贡院门口,方接过考篮,吩咐他在外等候,少顷,顺利通过门口检查,过龙门进入了考场。】

【见堂上端坐的考官,象征性的理了理衣袖已显得自己的重视,方上前行礼。礼毕后,按照之前小吏给的牌号,向右走去,一路上倒是看到了几位相好的同窗。只是考场重地自不敢出声只得点头示意,到自己的房号,这才坐下备考。】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武德十二年九月十三日·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