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易正 发表于 2015-6-9 14:35:35

【武德六年十一月十五·武院】

http://www.kim-j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06/140852hghqk7987zuj3j7s.gif
【雍宁帝·武德六年十一月十五武举考场】
http://www.kim-jc.com/static/image/hrline/line1.png

-考场规定-
1.每次回帖时间为一周(入场,答题二题目,为口答,不是笔试),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帖,请提前告知主考官(点评方式或者QQ联系或者联系)逾期回帖且未提前言明者,相应对你好感度会下降。如是不回帖,便就设定昏厥等状况,送往太医处,以后三载不可参试。

2.发帖后不可编辑、所以发帖前请仔细检查是否有语病,错别字之类的状况。百度率不可超过25%,如果百度到了你的描写或者什么答题内容视为抄袭(不要告知本将军那篇就是你写的东西,本将军无法确认)

3.请不要出现生僻字(允许出现几次,本将军会百度下),刷屏不会额外加分,但是也不要简约三行随意回复,也不要过分华丽的辞藻,行文流畅逻辑清晰表达清楚你这角色性格还有回答试题就成了!

4.其他一切如之前武举。考官和管理对此次武举有解释权。

-时间规定-
1.按照管理以及本将军作息安排如下:
入场时间6月27日-7月5日(入场请自报籍贯和名字,允许一个人迟到情况,请自行编辑迟到理由,但肯定会影响最终分数)
第一题目(口答)7月5日晚8点-9点出截止7月13日
第二题目(口答)7月14日截止7月21日。

-

裴易正 发表于 2015-6-23 15:24:57

名单如下(报名截止6.27日):

苏沂泽:年十五;(墨缳山庄嫡系四少)
百里钧:年十九;(清风山庄嫡系七少)
李恂:年二十;(京兆百姓)

------说明----

现在默认已经武打比试结束。进入口答。

裴易正 发表于 2015-6-23 15:32:56

【辰时比试结束。巳时,其中几位武艺出众者由昭武校尉带领入了武院。至几案前,拂袖坐下。呈上名册,细看名字确实方才个个出众的。既而对侍卫道】

宣他们进来!

【示意旁人引入】

【欣之顾眼前几位。着实皆是可用之材】

百里钧✘ 发表于 2015-6-23 15:50:26

[辰时的比试让人精疲力尽,参与武举之人确实个个了得。好在也是祖上保佑,顺利进入武院。过去那十多年都是浑浑噩噩,也是前年开始强加努力拜师学武。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巳时,不过休息片刻,由人带着我们进入了武院内。武院内四处摆着兵器,中央摆着一大桌。端坐的正是那位主考官]

兖州蜀郡百里钧拜见将军

李恂 发表于 2015-6-23 17:52:01

【盼望已久的武举终于开始了,辰时开始了今日的比试,只见一大块空地上,建起的擂台。在这里就是学子们武艺的比试。根据武官分的几组,分别开始比试。坐着看了一会,却是不知与我同组人的武艺如何,心中总是惴惴不安。终于领到我上场,几个回合下来,倒是轻松,不如想的那么困难。将平时学所灵活运用起来,这比试,总算是成了我这组里的佼佼者。待下了擂台来,已然满身的汗水,可成败在此,这点又算得了什么。静下来看其他组的比试,不乏武艺高强者。】

【几组下来后,该淘汰的均已淘汰,选剩下来的需要去武院。稍作休息之后,跟着那些武官到了今日的第二考场,武院。这里若非是武举考场,和一般的院子倒也差不多,可多放了些兵器和文案,就显得庄重了。】

【辰时来科举的人可是多,这会看,已经寥寥无几,看来这科举可真够残酷的,好在圣上圣明,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能入科举,不然都是些世家子弟的关系,只怕我们早就被淘汰了。接下来的试题,不知会不会太难了,尽力就好。】

【看着前面的桌案前端坐的这位,气度不凡,应该就是本次武举的主考官裴大将军了,跟着其他的学子们一起上前拜见将军。】

京兆襄阳郡李恂拜见将军。

苏沂泽 发表于 2015-6-23 22:41:18

[正值冬月天寒,雪肆风饕一夜,便是飞檐尽白皑皑如絮。衣着翠枝绣蝶衣衫的小丫鬟折了帘子出去,寒气便是随着帘缝一并飘忽了来。跪在蒲团上,教刺骨的冷风吹在脸上,又瞧了眼那牌位,无端让人打了个寒战。]

[隔日即是科举,幸而早早随了父亲来到京城苏宅,也不至因着路途匆忙惹得身心疲惫。只不料苏老爹心肠忒的狠毒,竟是将那祖宗牌位一并带了来,还威逼着自己在科举之前沐斋祭拜,非三炷香不得起身。抬眸看向牌位上书的“苏沛林”三个大字,瘪嘴苦着脸哭诉。]

爷爷,你死便死了,现如今可是害苦孙子了。你那儿子好狠的心,偏让孙儿在这里跪上三炷香!爷爷,这不是要了孙儿的命吗!瞧我这腿,非是跪麻了不可!
孙儿明日便要科举,这厢不好好歇息,明日如何应对那考场里如狼似虎的同窗!爷爷,孙儿可是听说了,这武举的除了孙儿贯是些五大三粗的。
爷!孙儿这小胳膊小细腿的,如何和别人打!不若爷爷你今晚托梦给我爹,让我去那文举算了,那些个穷酸秀才,孙儿还是打得过的。

[揉了揉膝盖仰首坐在蒲团上,抬眼瞥了一眼站立一侧的婢子,剑眉稍弯甜声道。]

侍棋姐姐,我便是歇息一会儿,可不许给我爹说,若是教我爹知晓,我这...

[话未落,便见元宝急冲冲跑了进来,张嘴便是一句:(爷!那姑娘....)不等他说完已是冷下一张俊脸,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怒骂道。]混账,叫谁爷呢!这是我祖宗,你乱叫什么!

[元宝委屈地蹲在一侧瞧我,又看向旁边偷笑地婢子,支吾半响凑近我耳边悄声道:(少爷,这,这不是你说的以后要在姑娘面前叫你爷,显得有气派吗,元宝,元宝瞧这满屋的都是姑娘,就,就...)教人噎得一滞,敲了人脑门一个响栗黑着脸怒道。]行了行了,说说什么事。

[元宝哀嚎着捂住额头,凑近自己小声道:(归颐姑娘,在后门等着少爷呢。)兀地一慌,侧眸瞧了瞧左右,拉住人衣领低声嗬道。]什么?!归颐来了?这,唐诗意那丫头不知道吧。元宝,你去给归颐说,我这不得闲,待我考完科举,定是去花满楼赎她,教她一定等我。

[家有悍妻未娶,偏又得佳人相许。唉,人生不幸,人生何幸呐。待得三炷香,读了祭祖铭文,方解禁回屋歇息。翌日清晨,梳着双鬟的小丫鬟鱼贯而入替己穿衣束发戴冠,一袭缥碧襦袍衬得人格外俊朗,却是被进屋的苏老爹呵斥着换了身遒劲玄衣:(简直胡闹,你这是去武举还是去逛花窑,穿这般风骚做什么,换了!)手忙脚乱捯饬好,着元宝牵来坐骑,策马逃离。]

[至武院入得武场,不知是祖宗显灵还是因着何故,所遇对手皆是些体弱无力之人,一路过关斩将竟也是杀到最后。随接引至大堂,已是有考生林立,偷偷瞥了眼主座,乌发乌须一脸严肃看着老成得很,垂首撇了撇嘴,依着规矩俯身作揖一礼,朗声道。]

凉州司隶郡苏沂泽拜见将军。

裴易正 发表于 2015-6-27 16:18:47

【这三人皆已入场,个个精神抖擞,刚才的激斗比试似乎毫无影响。至前方,对三人言】

这体力,武艺如何,本将军全然看到。
现就考考你们。

【又言道】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三位给解说一番自己的领会吧

百里钧✘ 发表于 2015-6-28 20:23:42

【听将军的话,随后思考片刻,站出来,言】

刑名,分数,奇正此三乃是自古灵魂。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此话言意是 治理大部队与治理小部队方法原理乃是一样的,编制员额有异就行。亦如一百名士兵该有一位首领,倘若二百名才有一位首领,那管治自然不如那一百名来的好。为何没有呢?就像一百把兵器,侍卫可以日日一把把检查,遇二百把兵器,却只能粗粗过目、

学生认为编制员额的重要,亦如行军打仗。倘若是事先没治理好,士兵如同一盘散沙,亦是不听于指挥,那么谈何胜战?就如行军打仗,士兵们没锻炼好身体,没有武艺基础,如何上的了战场?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我们讲,行军打仗,指挥将军必然是启到最重要的作用。而指挥一个军营,却并非人人都可以,虽每个战,每个军营皆各自不同,但只需了解其建制规模以及相应的名称不同就行了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统帅三军兵士,除以上所言,必然是要巧妙地运用奇兵、正兵。行军打仗,靠的并非蛮力,而是脑子。敌军一千人,若是我军五百人,人人都觉得非败不可,但若统帅之人能用‘奇兵’妙法,那么反败为胜何尝不可呢?

苏沂泽 发表于 2015-6-28 23:43:54

[规矩一揖后随众人一并站于堂中,武院贯是一派简素,两侧空荡,正中摆放一张檀木玄色桌案,上置笔筒臂搁紫座各一。眯眸细瞧,筒是紫檀木雕,上刻郁林潺水亭台庙宇,上有朱色赤印,乃隆安年间所刻。臂搁以玉雕,色白,纹饰经广袖遮掩看不清晰,只隐约可见螭纹暗刻。未赏完耳边忽响起那面瘫将军言语,蓦然醒悟,收敛心神听其问。]

[《孙子兵法》,孙武著曰兵道之学,所存不过十三篇,却为后人称之为兵学圣典。独苗生性不喜读书,独爱些舞刀弄棍的玩意儿,后又因调戏了西席先生,被怒至极点的苏爹差人锁紧了书阁。书阁除了酸儒书籍便是些杂文散记,独苗翻了个底朝天才勉强翻出一本自个儿喜欢的,便是那《孙子兵法》。苏家小霸王最喜作死,整日里除了外出调戏姑娘便是被苏爹捉回来锁在书阁里,这一来二去的,倒是把《孙子兵法》读了个通透。]

[谁知今日歪打正着的便是考了这书,独苗抬头看这面瘫将军是愈发顺眼,连那满脸的胡子都觉得异常帅气威武。磨拳擦掌正欲上前回答,便是见一人抢先一步跨出,身形一滞硬生生止住了前意,只待他回毕方出列作揖一礼。]

此之兵势篇首语,言辞何意百里学子先前已是解释一番。
学生以为,此篇所言之重不过三点,一为用兵原则,兵有序则队严整,此之得使旌旗鲜明号令有致,成败归微末,以小及大,治一卒而推及千卒,则用兵无忧;弃小伍而求万马,则车溃兵乏。

二为对敌手段,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兵挡敌,奇兵取胜,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势,兵法精华所在。以治待乱为治乱之势,以静待哗为静哗之势,又有强弱之势为以石击卵,此皆需善谋者以智对敌顺势而为造势而出。

再言之,“奇”、“正”相辅相生,变化无穷,需善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据变而变。此又需兵卒日常所训,卒强则伍厉,则破敌不可挡。

三为虚实之理,一言用兵原则,言治万兵自一卒起,便是需将领掌虚实于指骨,以不利造有利之势,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以自身军事实力为基,造势不可挡之势,以虚幻实以实掩虚,使士卒误以为利,则兵勇猛不可挡矣。或虚造弱势,诱敌深入,调兵遣将于暗处,待敌入则成包合之势,敛而弑之。或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学生不才,粗鄙浅显之解还望将军见谅。

李恂 发表于 2015-6-30 19:23:53

【武举学生都到位后,这才看了看身侧的小白脸,身子瘦弱不说,肤色细白,一看跟我们这些粗人显得格格不入,这样要是去带兵打仗了,不知会成个什么样了。仔细打量一番后,因着是在武院,便什么都没说了。不然还真想问问这个小白脸是如何想的。】

【听着大人的问题,“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正是出自孙子兵法,因为自己喜欢这些,对孙子兵法仔细看了又看,这一句并不能体现这势篇的全部,可如此问了,只能就这一句而答。】

大人所问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势篇,言将领行兵在外,依计谋远不足,亦究行兵。身于武将并非人皆遇大敌当前,皆遇强劲大敌,然兵者不得慌其心志,而如平日管束支队一般,井然有序。从而以一整百,以百整万。固有千人万人,皆归其组,百组千组各归其队,各队归一而整。人皆以少而易统率之,众而难以统率,然则以少之法治多,固有旌旗鼓金等显著标识以统率,不乱其阵。

统率三军,善用“奇正” ,受于敌军所击,未必败仗。故有悉心部署,钳制敌军者为正,正面迎敌者为正,伺机突击者为奇,于敌之意外者为奇。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敌军之奇,敌难以知,用以“避实就虚”,如石击之势,则战得以捷。然行军将领需详士之所能,归其编组,各自竭尽其所能,能其所善,然三军有序,战无不胜。

学生漏见。

【答完后对将军抱拳一躬。所答之语精炼简短,并非长篇大论,因为这篇就是讲了以小见大,也说了重点,其他的都是废话。行兵打仗之人讲的都是重点,而不愿多有废话浪费时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武德六年十一月十五·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