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瑗 发表于 2017-10-6 11:46:57

-大魏朝-建兴十六年八月十三

“连着两日的药也给吃了,怎就不见好呢。奴婢可得让了福安,再去寻了贺兰太医来看看”

[桃叶矮身行着个礼数,我心想着这又如何能好呢,抱着个手笼靠在榻上,身上添得比以往更厚实些,由着她去了。]

苏清欢 发表于 2017-10-6 13:04:39

本帖最后由 苏清欢 于 2017-10-6 14:37 编辑

【今日正值是我当值,刚整理完方子,便有人来报说是渺云馆的小主身体不适,便带上药箱前去。】

【渺云馆的不正是薄选侍么】

【进入殿内】

微臣参见薄选侍。

薄瑗 发表于 2017-10-6 14:21:00

本帖最后由 薄瑗 于 2017-10-6 18:05 编辑

[光影微微一阵晃动,便听得请见声,来人却不是贺兰太医,福安到底是个有眼力劲的主儿,往前着先规矩打了个礼数。]

“今日太医署当值的是苏太医,奴才念着小主贵体,便将了苏太医请过来。”

[合着他这一说便解了些困惑,若是贺兰太医在,想必他是不敢自专的,我颔了颔首先免了他的礼,又开口说了句,太医每每出诊多是有脉案记录的,以备后续可查。]

如此便麻烦苏太医了。

[小宫人寻着给她置了个矮墩, 搭了把桃枝的手身子将是正了正,桃枝寻着个软枕给垫着些,这才将了手从手笼里抽出来,桃枝打着给将袖襟掀开着些]

苏清欢 发表于 2017-10-6 14:49:40

本帖最后由 苏清欢 于 2017-10-6 20:29 编辑

【三指置于关处,脉象浮紧正是风寒之症】

【当值整理过每位太医的出诊记录,好像是章太医看过】

不知薄选侍这几日有无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等其他不是之感?

薄瑗 发表于 2017-10-6 18:14:24

本帖最后由 薄瑗 于 2017-10-7 21:35 编辑

[医术一途讲求望闻问切,苏太医把脉后便是紧着发问,我想了想也没得什么去添减的,摇了摇头,这会儿病中声音难免着有些无力。]

没得什么头疼的,就是累日里头沉得很,身子时而大冷出汗,非得要裹得严实些。

[等着她那头把脉得差不多了,待她收了,便也将了手给收回了手笼里,双手交叠着就这么捂着,徐徐的添得三两词。]

周身有些疲乏,动弹得也似无了力气,只巴愿着倚着,整个人倦懒得很。

苏清欢 发表于 2017-10-6 18:58:13

本帖最后由 苏清欢 于 2017-10-6 20:33 编辑

【观其气色面,听其说话声音,方才问了其病状,诊其脉得其脉象浮紧】

薄选侍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少气不足以息,脉象浮紧。

得了风寒感冒,不知近来胃口如何?

【便食些喝些热粥或热汤以助药力驱散风寒。心中已有药方】

薄瑗 发表于 2017-10-7 21:26:38

本帖最后由 薄瑗 于 2017-10-7 21:37 编辑

[苏太医一语断定了这风寒之症,我这症状如何心里也是有着数的,身子都不大爽利了,面色精神这些又怎得好了去呢。]

胃口似比了平日差了些。

[语音里透着温和,我将是应了她这一句问,缓和着又顿了顿,才又添了这话]

心里惦着的吃食,见着了也不大愿动

苏清欢 发表于 2017-10-7 22:00:17

【胃口似比了平日差了些。只能先解决食欲之事】

【考虑到脾胃虚弱,先做调理食欲不振。胃口差,则病情也严重,反之也一样】

微臣先开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调理脾胃虚弱。做开胃消食,益气健脾养血。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

熬葱根、葱白、姜片、红糖水来喝,这种方面可以从内部驱除风寒病邪,时间上可能慢些,但可以从根本上治病,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薄瑗 发表于 2017-10-8 10:11:26

本帖最后由 薄瑗 于 2017-10-8 10:17 编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苏太医一字一句说得一应俱细的,道是个认真的人,却无需着我自有桃枝妥帖的记着些,但有“可能慢些”,“注意休息”云云之类的话。]

不打紧,你是太医,自是知晓何样方子才更利于病症。

[便是听了承着,何以置喙呢?是以见是妥帖呢,跟着摇了摇头,舒缓着说,便不去添话了。]

苏清欢 发表于 2017-10-8 15:22:13

本帖最后由 苏清欢 于 2017-10-9 13:13 编辑

【薄选侍食欲不振,又得风寒感冒。】

那微臣先开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配合使用双百玉米粥。

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

不可先食粥后服药。服用一周后微臣在依据选侍食欲在做定夺。

【写好药方,复又叮嘱一些,言】

微臣告退。

=结=

PS:根据中医理论我只能下温和的药物,要不然会出事情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雎鸠宫】东面:缈云馆 {林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