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侯府】裴族祠堂
本帖最后由 镇南侯府 于 2017-4-18 10:25 编辑=====建兴六年大年三十 除夕家宴=====
【五日前举家归至幽州镇南侯府,所幸老二老三提前回来,已经打点完一切。一众归府,只各自回院落稍作整顿,便是安妥了。之后三日便都为着这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做准备。兄弟几个,老三统筹,年货准备、祭祀准备,而几个姐妹则是负责装点侯府,增添喜庆气氛。】
【转眼就到了除夕宴,府上只留了家生子伺候,其余下人皆放了他们归家过节。用过晚膳之后,便让仆人将席宴撤走,在祠堂摆上瓜果茶水,也就遣散他们,只余一家人聚在祠堂守夜。年年如此,只是老的已经去世,而小的已经长大。】
老四小五把大氅穿上,要过了子时才算守完岁,你们二人可莫受冻了。 [吃过晚膳,一家人又热热闹闹的往祠堂去]
[原自窝在椅子里,跟前丫头也帮着垫好软垫披好大衣,正捧着热汤罐子暖手,听了大哥说话,噗哧一声笑起来]
大哥快瞧瞧这头儿!小七在这儿呐!
[虽是这般说着,却还是让丫头去瞧瞧五姐姐那头可还缺什么,递了热汤罐子过去给她暖手] 【幽州偏冷,笑着从了大哥吩咐,将大氅披上,和自家兄弟们挨着窝在一起】
【着听屋外漏雨连声,空阶滴答未停,月行云外孤光映在每人颜容上,如明珠皎洁地照亮整座祠堂】
【虽是前日受寒,身体不住地打颤儿,天生病根子无法克服,但现眼下亲人们欢聚一堂,心里生暖,热烘烘得一下子就忘记了伤痛】
【瞧着妹妹们彼此打趣,起了玩笑心思】
还不听话啊,看看小六,多乖,哥哥们就喜欢给小六包最大的红包。 【逢年过节一家子人总是要聚在一起,素来爱玩,自然也早早给父亲拜过年后就同这一群表兄弟姐妹们呆在一处。】
【见一大家子人聚在一处,又年龄相仿,好玩闹的性子又起了,不过一众兄长在前还不敢太过造次,便一直乖乖坐在原处,嗑着瓜子听他们闲话。】
【听见老四说了红包的事情,立马吐掉嘴里的瓜子壳儿,忙接了一句。】
哎哎哎,不带这么的。
为什么只有妹妹有红包,我们没有吗?
【说着,还朝着老四挤眉弄眼的,不过也是趁机凑个热闹,过年嘛,气氛太严肃多没意思。】
[见四哥哥哆嗦着还不忘打趣,噗哧一下便笑开了来,忙让丫头们拿来些宵夜果来。]
[拣了几块儿枣跟柿饼递给四哥哥,笑道]
四哥哥瞧着还不如五姐姐暖和,快快来些‘春来早’!吃了小七的口彩,可不能不封个大的红包啦!
[不过都是些讨吉利的口彩,怎么也不如一碗热汤来的舒服]
大哥,不如先给咱们来点冬馄饨汤暖暖? 【小七嚷嚷着,似是不满我只关心老四小五,但那样子瞧得出来不过是打趣,向来冷硬的面庞不禁柔了几分。一年里,大抵今日是最放松的。一众兄弟姐妹齐聚,闲话家长,好不乐哉。】
【老四拿着小六说笑,长生亦是起哄要起了红包,瞧着这画面,不觉有些感慨,还是与他们坐在一块儿说话才最是温暖的。小七惯是个会照顾人的,这点同了小六,偏生她明明是个最小的,若是外人见了怕是要觉得奇怪,但在家中,众人却是习以为常了的。】
恩,都备置着了的,让你们贴身的丫鬟小子盛去吧。
【虽说遣散了下人,但到底是一众习惯了被伺候的,各自的贴身侍从还是在外头候着的。发话后,那些个贴身伺候的皆为各自的主子端了碗热馄饨汤。】
老二老三,差不多便将这压岁钱给他们几个发下去吧。 【大家忙活了半天,终于是都布置好了,不过自己那爱玩儿的心思因着过年更来劲了。】
【听到了大哥的嘱咐,自然是把身上的大氅又裹了裹,大过年的谁愿意不舒服啊。】
【看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听到大表哥撒娇,噗嗤的一声就笑了出来,平时温文尔雅的他也有这么可爱的时候。】
大表哥,我们几个妹妹可是都在呢,你这么抢红包好意思吗?
最大的红包可是小七和晏清的。
【自己作为大姐却要妹妹们照顾,最最让人不爽了,可是又不能说什么,自己身子骨这才慢慢好起来,从小就是让人照顾的。自己也承认不如小六贴心,小七聪明,反正大家都在一起,怎么样都好。】
【这日用了晚膳,举家移步至祠堂守岁。不知何时起,一家人团聚于此已成每年惯例之事】
【寻了处位置坐下,一年中难得有日子可以卸去平日重担,也觉轻松不少】
【含了笑静看几个弟弟妹妹打闹逗趣,也不插话。火盆烧得噼啪作响,下意识看了小四小五一眼,见他们脸色红润,大氅也乖乖裹紧了,方收回目光】
【又听大哥说着,也觉差不多了,便看了眼二哥,见他朝自己略一颔首,起身,取了红包,也不发,一股脑儿全给了二哥,道】
二哥,银子是我包的,这发红包的事儿就由你来吧。
【兜兜转转又是一载春秋,这逢年过节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如今这般,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吃顿年夜饭,打发打发时辰,一起守岁道天明】
【时光总是转瞬即逝,瞧着底下的弟弟妹妹一个比一个出落的水灵,想来双亲泉下有知也当是欣慰的】
【启霄落坐在老三旁边,招手唤来了随身的小斯,给小四小五中间加了个火盆子】
【素来也就这两个不省心的,平白的让人劳心挂心的很】
这发红包的事儿还是老大做起来顺手,我可是不敢抢工
再说了你我之间还分什么你包的我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