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隽 发表于 2015-4-19 09:48:54

[时辰到了罢笔,便有官宦来抽走自己的策论文章。第一题自己拿捏不准,也不知道文风是不是很和那些看卷大人的胃口,只是到底悬着的心落了一半,也不似刚入场那般紧张了。稍作歇息,等着那位美人墨大人出第二道考题,瞧着她起身,心不由得落了半拍,有不好的预感。]

[“此题尔等且起身回答,一侧师爷可记录”在耳边如雷轰顶,暗暗计量起来。当堂作答考得是随机反应和逻辑组织,看似同纸上作答毫无差异,却较之后者,难度高了千万。冷汗涔涔,当堂对答,已然有几人侃侃而论,自己倒是没了看美人的兴致,深思墨大人所出考题的话外之音,略加思忖,不甘人后也起了身。]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昔者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而天下誉之,盖因君明、臣贤。

[先起了个头,稍作整理思绪,这才开始了正文,没了字字斟酌的时间,一字一句都有可能失误。]

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予愿做贤臣者,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希以达设矩备衰,察察之政,兵甲之备,而无争战血刃之用,天下太平。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

[虽说是侃侃而谈,说道最后却是差点闪了舌头,生怕了口齿不清晰。舅父你可从未告诉我,还有口述这么一回事啊!这下子二榜进士可能都有点悬了,怎么办!大拇指在袖中掐了一把食指的肉,紧接着说道。]

何为愚?何为智?一人者耳聪于丝竹歌谣之和,目明于雕琢彩色之章,口给于辩惠切对之词,心通于短言小说之文,手习于射御书数之巧也,谓智者乎?然。

然君者非常人,其智不在上。

窃以虞南曰为胜,人君之才,在乎文德武功而已。文则经天纬地,词令典策;武则禁暴戢兵,安人和众,此南面之宏图也。

君无此才,谓愚。既圣才哀覆,以礼侍君,忠顺而不懈,导之以德,正之君心。故,上好礼义,官人守数,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

[顿了顿,思来着明君,愚君都说过了,紧着就剩下一个了,稍作思忖,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语落推手作辑而坐。]

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晋武之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太傅何曾对子曰:大祸将临。及孙,卒。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予不敢苟同,私以为何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

正所谓:危而不持,焉用彼相?

墨若✘ 发表于 2015-4-19 19:04:06

【待所有考生回答完毕,朝一侧师爷点头示意,将卷封好,便扬声说道】尔等辛苦,三日后放榜,如今请笔墨收好,顺序出贡院

【未等学生都走完,早迫不及待携卷书一路疾走进宫,只有将此事端倪说于皇帝听,朝廷根基动乱,若一下揪出腐败之人,必能让群臣折服】

---------------------------------结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武德三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