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白✘ 发表于 2013-7-22 14:59:58

【隆安十五年文举考场】

本帖最后由 苏墨白 于 2013-7-29 18:45 编辑

   隆安十五年文举考场            
本次科考由刑部侍郎苏墨白主考


考场细则:一.考生一旦报名参与科举,不可随意退出,如有特殊原因,联系主考官,酌情处置。如有违者,直接取消考试资格,处以三年不得参考。二.抄袭、照搬网络资料以及其他书面资料者,取消考试资格,处以三年不得参与科举。三.科举采用全程演绎制,请勿过度使用现代语,白话文。发帖过后,不得更改,重新编辑,否则以作弊论处。四.考试内容,主要分为经义、策论与演绎。经义主见解,策论主谋略,演绎主变通。第一题的答题时间为两天,第二题答题时间三天,第三题答题时间视情况而定。如若考生未按时提交答卷,按自动退出处理。五.全程由考官全权处理,如有异议,内心腹诽,戏里上诉。科举过程若发生混乱,安叙辰将军全程护卫,维护考场秩序。

考试结果:考官拥有最终解释权!!!

考官提醒:考官是个文弱的书生,见不得暴力和闹事。考官也是个正直的人,走后门的事,我看不惯的。考官还是个会吐槽的人,请玻璃心,玛丽苏,女王范儿速速退散!不然考官真的会发疯和疯狂吐槽的。考官平时是个小透明,所以考官有必要告诉各位考生自己的好恶,以免考生们撞到枪口上。首先,考官喜欢认真的孩子,不喜欢随随便便和敷衍。不管你是简洁党,还是刷屏帝,请给我一个认真的态度。其次,考官怕雷!怕考生雷,也怕自己雷!所以在将帖子发出去之前希望各位好好检查检查自己的帖子有木有雷!!还有,考官觉得称谓这种东西还是比较重要的,不要让我看见,吾阿,汝阿的。因为考官不保证,会不会砍人!!最后,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考官的评判有什么不公正或者徇私情的话,请在戏中叽歪,相信朝廷很希望有宽广的戏路出现!!考官最讨厌那些把戏里的情绪带到戏外的情况,我不会,所以我希望你们也不会!!!!

苏墨白✘ 发表于 2013-7-22 15:06:14

本帖最后由 苏墨白 于 2013-7-29 15:56 编辑

考生名册:
一号考生:金海城
二号考生:安然
三号考生:苏荷
四号考生:冉素宸
五号考生:白晞
六号考生:金贤重



苏墨白✘ 发表于 2013-7-23 08:10:54

【曙色既分,玉露渐消,微感料峭。承念皇帝不弃,特命主持此届科举,自然未敢懈怠半分。早早便到了贡院,于胥吏手中接过考生名录,将家世背景悉作了解,复命严加搜检,以杜枪替夹带,舞弊歪风。一番下来,确保无虞,方于中堂整衣逡巡坐定。观铜漏,卯时已至,吩咐走吏打开贡院大门,静待举子入场。】



注:两天时间报道,逾期不候。

安然✘ 发表于 2013-7-23 11:38:07


[出身将门,自也仰慕沙场。将军百战马革裹尸是为壮烈,然战之大意在于“止战”。]

[国富民安、天下太平,方是平生所求。]

[欣逢恩科,心怀激越。十载苦读,若得入仕,襄助明君、共创盛世,方不负昭昭此心、不负此生宏愿]

[寅时便起,蓝衫简洁、笔墨齐备,步履从容至贡院,其肃穆庄严令人油然生敬]

[投名帖、经搜检后举步入内。堂前考官已端然在坐。整肃衣冠,恭身而礼]

学生安然,见过考官大人

白晞✘ 发表于 2013-7-23 11:55:32

【当今圣上破例开女子恩科,承蒙恩庇,沐浴清化,适逢其时,虽白晞自认非有惊天动地之才,亦誓立鸿鹄之志,如那日容教之内与素宸所道,势要让世人尽晓女子非往昔诺诺, 亦敢坦然应试!圣上此举乃顺心应民!一心秉承此念,待至秋闱。】
【秋风飒然,白露初晞,择了一件清爽利落的女装,收拾好笔墨,认真核查再三确认无所遗落,临时不忘整髻振衣,方出容教,从容赶至贡院。贡院外长队赫然,然各举子次序井然。急行两步,经搜检诸事入内。但见正堂,一男子坐不窥堂,知定是此次主考,随列举子依序向座上主考肃容垂首长揖】
学生豫州白晞,见过考官大人。
【也不久待,陆续有举子入内,随指引落座右手一席。此刻感觉考场肃然,生出一丝惶惶,不过很快又压制了下去。眸光注视着门口,静侯开考,心中沉思:尔后定会有更多的女子,踏入这门内!】


冉素宸✘ 发表于 2013-7-23 13:05:04

【匪若擎枪策马,马革裹尸,壮志飞朔漠黄沙之舞;逎似挽辔穿花,知著见微,文理究乾坤大道之庸。毋谓怀人倾匡,灼灼其华,何求谁家螽斯,妙语生花。】

【《孝经》左据,《春秋》右袒,斯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梦诗词赋其节,踏节而歌,虽山川斯实难舍诸。】

【夜来漏声如诉,玉柝迭击,睡容正酣,不觉伊人解带,矧有烛花初耀,惊破香闱一段罗绮春梦。长姐曰:三妹速起,无误良辰。】

【兀自蹙眉低哝,贪恋绣锦铺盖,仍归暗夜神游。忽身轻无物,已遭一拽而起。千儿黠笑,是荡我顽劣心思,拥衾蒙头,手足并抵。正嬉闹难解中,闻得长姐迭声催促,方才恋恋而去。】

【天色晦暗,人迹寥寥,纵曩时踊跃活泼,亦不免踯躅四顾,蹑履于后。方历御阶,猛见双阙连云,高甍凌虚,雄檐奇峙,宝相深藏,适足深自儆惕。是时考场中惟举子二人,讲礼环顾毕,乃长辑曰】

“学生冉素宸见过考官大人。”

苏荷✘ 发表于 2013-7-23 14:53:42

【乱叶飘丹,白花纷谢。十五恩科,平地起波,一时轩然。今上英明神武、乾坤独断,下令礼闱开女子恩科。古来皆是轻视女子,绑手折翼,缚足戮志,此诏一出,朝中必隐见微词,值此之际,明知云海浮槎,犹是应试而上,不负朝露人生】

【秋窗曙色近,晓霜初破,略觉凄寒,多加竹青衣裳御寒,亦添文人清雅。墨丝绾,眉目间尽是书卷之气。待笔墨齐备,焚香沐浴,参拜孔圣后,弃车就马,徐步缓行而至贡院】

【递上名刺,搜检入内。与举子同列,抬眼看台上考官,朗目深沉,微怔,奈何考场肃穆,政堂仪范,亵渎不得,肃立,恭声道】

学生苏荷,见过大人

【低头间,唇角微露不明意味的笑,省去了姓氏并不为偷懒。入位,静候开考】

金海城✘ 发表于 2013-7-23 22:34:52

【天色尤暗,便已转醒,往日困倦悉数消弥,既难入眠,索性着衣起身,推门立于院中,寒意袭扰,不禁瑟瑟,略紧衣衫,长吐浊气,顿觉愈发清爽澄明】

【老父苦撑家计,俭吃用供我入学,唯盼今日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于己未敢有分毫懈怠,只期可攀得那蟾宫一枝月桂,不负经年辛劳勤力】

【举目远望,东方亮白几不可辨,晨星依稀尚可数清,见为时尚早,便回屋秉烛,再瞻一番圣贤之书】


【不觉间饥肠辘辘,抬目轻揉额际,翕拢书本,昨日取平日所积,特意购置几道美味以待今日一飨肚腹,少顷一扫而空,甚为满意,方收拾行装前往考场】


【一番搜检完毕,入内,见不乏女子在列,暗道,朝庭首开女子恩科,不知上位者作何思量,而此三人且不论学识如何,单这份敢为天下先之气魄,便值得钦佩】

【考场肃穆,收回神思,向考官恭敬行礼】

学生金海城,见过考官大人

【随引入坐,静候不语,鹰隼试翼之日,不知几人终可翱翔天际】

苏墨白✘ 发表于 2013-7-24 21:02:05

【诸生入闱,在其等行礼时均颔首以应。于案后静坐不言,手握朱笔在考生名册一一圈点。眼看漏刻水面已至定点,遂即吩咐走吏关闭贡院大门,考场蓦地肃静下来,朗声道。】

科举取士,务明经晓义。本官虚文不多叙,时辰已到,诸生听题。

冉举子:吾日暮而途穷,故倒行而逆施。安举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白举子: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苏举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指了指一号考生与六号考生,缓声道。】 义,利也。请诸考生述其义理。

【命墥吏点上第一炷香,话锋一转,冷声道。】若言不及义者,休怪本官不留情面。





注:两天时间答题,逾期不候。
    考生金贤重可将报道与第一题合并为一帖,若未及时答题,取消考试资格,处罚从考场细则。

冉素宸✘ 发表于 2013-7-25 19:55:19

【入闱后,遇旧故二人,相顾无言以笑。静候稍时,试院落闸,中心凛然。座师命题,摒息注听,恐漏一字。虽面色如常,内中已实惴焉无主。命题已毕,四座无声,微覤白小五,亦端坐不动,是以暗叹,振袂而起,环视而辑手曰。】

“学生僭越无状,抛砖引玉,惟待方家之笑。”

【遂清声慢语,但求无误,义理明晰而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与人甚矣哉!』夫怨而失其明,瞽而丧其智,倒行逆施,终膺鸱革之浮,固知天道有常,能无悲之惕之而又长太息者乎?”

"伍子初因父兄无故遭戮,与太子健奔郑自存,因晋挑拨,欲乱郑而有之。事不密,太子健授首,伍子奔吴,乞食于道,几无幸于天者。然厎绩于吴,终起大军,耀兵而入郢,掘平王尸,鞭以三百,以泄数十年不平之气。怨毒之与人,岂非甚矣哉?"

"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盖喜怒哀乐之与人,与生俱之者也,发而合乎其道,发而允乎其时,自在人为耳。中乎其和,顺天之道而行,虽万千人其何惧哉?错乎其节,逆义之理而为,虽公侯者而难免焉。是故舜诫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其谓乎?"

"危乎哉!人心也!伍子之父兄无故用戮,当其时也,员欲复父兄之仇,岂不宜乎?微乎哉!道心也!用是欲倾郑国,亡命天涯,掘墓鞭尸,刚愎难制,遂失其中节之和,岂不机哉?虽然,亦自知其非,乃曰:『吾自知日暮而途远,是故倒行而逆施之』,是明知罟蒦陷阱而蹈之无悔者,人心怨毒之危,可无令君子惕然而惧,反身内省乎耶?『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吾固知大舜之诫禹有深警之而若此者也!"

"子张昔有问于孔子曰:『伯夷有怨乎?』子曰:『求仁得仁,何怨乎哉?』伍子所求,非仁也,怨也。虽已鞭平王之尸身三百,其怨气不消也,令家人抉目悬门,欲亲睹越师之破城。悲夫!是知孔子之言深也,夫求仁而得仁,购怨则得怨也。得仁而常止乎天道,存怨而永沦于忿懑,精一之执,岂可不慎之察之者欤?"

"是故君子之修身,常以此心纯乎天理为第一义,有不纯者揜之,有已纯者精之,日精于勤,兢兢于中庸,常深自反而察焉。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与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之三省,是足为天下君子座佑之铭也。倘伍子得知此三省,能有倾郑之谋乎?能有劝吴构兵之计乎?不倾郑、不构兵,太子健何得亡其身?伍子何得浮其尸?即夫差何得遂灭于越哉!吾固知先师孔子之道诚为救天下万世之良药也!"

“此为学生陋解。”

【是以再施一礼,静候回音。】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隆安十五年文举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