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秋 发表于 2017-4-25 17:24:51

建兴七年二月
【雎鸠宫的份例与赏赐很快便已经下来,此番殿选,自己封了贵嫔,言氏之女封了昭容,倒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太后母家,自是不与旁人相同,也不是我等该置喙的】
【从皇后处请了安,心道按着规矩应是该向太后请安的,这便却了轿撵,只带了织梦贴身服侍,整了整装,方往长乐宫而去】
【长乐宫倒是僻静之所,立于此处倒是比别处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这上前请了宫人通传】
雎鸠宫贵嫔沈氏清秋,来谢太后娘娘恩典,给太后娘娘请安,还望姑姑通传。
【言罢,便静静立于原定,静待传召】

言蕙 发表于 2017-4-26 11:47:39

-、【暗氏挑帘入内,道瑛贵嫔前来请安。说起瑛贵嫔想了半刻才知是谁,思忆殿选当日那思路清晰的孩子,淡道】

告诉她我正在礼佛,将人带到松鹤园吧。

-、【暗氏得言出去,望了望窗外手挂珠串在屋内小佛堂坐了下来,呢喃念着佛语,不知何时这才起身。】

-、【霈染过来更衣,简单素净一身水蓝,亲手挑了帘子看松鹤园方向】

沈氏还候着?

-、【暗氏道“是”,微微点了头,朝那行去】

沈清秋 发表于 2017-4-26 12:32:02

本帖最后由 沈清秋 于 2017-4-26 12:35 编辑

【听闻太后娘娘正在礼佛,这便立于松鹤园中,日头渐上也并不躲闪,好在是春日的艳阳,不比夏日那般炙烤】

【端端正正站了许久,却从未萌生退意。又过须臾,方见太后娘娘缓缓步行来】
【余光瞥了织梦一眼,方知晓仪态妥帖,这便敛了衣裙上前,朝太后盈盈下拜福礼】

雎鸠宫贵嫔沈氏清秋,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

【殿选之时太后居于上座,居高临下,此次已是立于朱门之内,却依然如殿选那般无二,规矩守礼,恭顺有加】

言蕙 发表于 2017-4-26 12:44:32

-、【盈盈步至松鹤园,才抬足入内,方见佳人跪拜。示意她起身,略略坐了石凳上的软垫处】

你这孩子,入宫尚浅便得了皇上的眼,是你自己的福分,何故来谢我什么恩典。记得当初你殿选时所言所行,皆是大家风范,皇后封你在穆昭容下,我还觉得是委屈了。

-、【不咸不淡说了这些,仿故意似的与她言语不对称。示意暗氏拿一个软垫铺了,赐坐于她】

等了哀家许久,难为你了。坐下说话吧。

-、【霈染随即从垂花门处过来,手捧瓜果鲜茶。微风拂过竟觉得难有清凉】

长乐宫寂静处处古朴,你可喜欢呐?

沈清秋 发表于 2017-4-26 13:12:51

本帖最后由 沈清秋 于 2017-4-26 13:17 编辑

【穆昭容是太后母家,从一开始便知晓她与旁人不同。高我半阶清理之中,听了太后说觉得委屈了自己,却也知晓自己身份不该与言氏相提并论】

【依言起身,又按着规矩谢了太后赐坐。这时有宫人手捧瓜果鲜茶而来,园中却散了些瓜果的甜香,与茶香袅袅,比之那些子熏香闻着舒适许多,又听太后发问,方含笑柔语】

回太后,长乐宫古朴雅致,臣妾喜欢得紧。

【虽是入宫的新秀中第一个得蒙圣宠的,却也知晓后宫里便人人盯着了。本就不屑与人相争,只想安稳立于内廷度日】

臣妾在闺中时,便常常得母教诲,抄经静心。是以臣妾斗胆,愿能常入长乐宫,抄写经书,伺候太后礼佛。聆听佛法教诲。

言蕙 发表于 2017-4-26 13:52:55

-、【沈家这孩子从言谈看便是个聪慧的,虽小若那比着,她却能收敛锋芒实属难得。又听其喜静愿抄佛经,另眼相看了三分。伸手拿了贡桔慢慢剥落】

能为佛祖抄经固然是好的,只是你身在贵嫔位,一宫之下难免操持,又常聆听皇后教诲,只怕是有心无暇分身。

-、【将橘桔薄完全了,递给她的手上,笑道】

何况你这样的年纪,常与我这走动也着实委屈了,长乐宫虽安静却也太寂寥,该是欢快的游园赏景却要憋在屋子里,你说,我怎能忍心?

-、【这便浅浅压了口香茶】

你有心就是了。

沈清秋 发表于 2017-4-26 14:49:20

本帖最后由 沈清秋 于 2017-4-26 14:59 编辑

【昨夜辗转许久未曾入眠,本想分些薄宠能图安稳便也罢了。如此锋芒渐盛本非我所愿,与人相争亦非我所喜,可锋芒已露,就算自己不喜相争,却已是身不由己】

【这时敛去锋芒,静心礼佛倒似个不错的由头。瞧着太后盛情,接了贡桔,又谢过了,方道】

谢太后娘娘体恤。

【太后娘娘素来耳聪目明,宫中诸事皆逃不过她法眼。又想起那日殿选之言,继而眸含谦恭,婉然道】

致孝于太后娘娘,以敬奉皇后娘娘,本就是臣妾份内之事。

【长乐宫寂寥,雎鸠宫却也之我一人,罢了,不论长乐宫还是雎鸠宫,抄经静心而已,我有心避避锋芒,又有何分别】

沈清秋 发表于 2017-4-26 14:49:23

本帖最后由 沈清秋 于 2017-4-26 15:00 编辑

【昨夜辗转许久未曾入眠,本想分些薄宠能图安稳便也罢了。如此锋芒渐盛本非我所愿,与人相争亦非我所喜,可锋芒已露,就算自己不喜相争,却已是身不由己】

【这时敛去锋芒,静心礼佛倒似个不错的由头。瞧着太后盛情,接了贡桔,又谢过了,方道】

谢太后娘娘体恤。

【太后娘娘素来耳聪目明,宫中诸事皆逃不过她法眼。又想起那日殿选之言,继而眸含谦恭,婉然道】

致孝于太后娘娘,以敬奉皇后娘娘,本就是臣妾份内之事。

【长乐宫寂寥,雎鸠宫却也之我一人,罢了,不论长乐宫还是雎鸠宫,抄经静心而已,我有心避避锋芒,又有何分别】

言蕙 发表于 2017-4-26 16:05:54

-、【适才之言虽不严厉,但有了不允之意思,且两句话下来,只感到她的坚持与肯定。微微叹了口气,后宫之争,长乐宫本不涉及,可让沈氏光秃秃的站在皇后跟前,岂非一味打压?况且小若与皇后分庭,便护了沈氏一时给小若结个善缘,也便万全了。】

既然你执意要尽孝,我不允了也是不通人情道理,罢了,晨昏定省长秋宫那不可少,你若无事,午时便过来陪我礼佛罢。

-、【慢言出声,又似想到甚么。微道】

皇上的宠爱自是人人都想,刚入宫你却占了头一份当比旁的人辛苦些,所幸你是正三品的贵嫔,一宫的主位,这宫里也没几个难为你的,可要把握好了。

-、【告诫之意明显的很,警示并不用小心过头,到底位份在那摆着,想动她,还要看看皇上的薄面】

沈清秋 发表于 2017-4-26 16:35:48

【不论是言家、裴家抑或是皇后的母家,皆是名门。自己虽出身不低,但宫中最不缺的便是身份高贵之人。面含柔色,只仔细聆听后话,得她允准之言,方渐渐安下些心来】

臣妾谢太后娘娘允准。

【待她一翻语毕,微顿,便又开口有言,心中便已入清明澄镜一般,亦感受到了一丝暖意。后宫向来多争斗,却也到底有一个能主持公道之人,柔柔颔首】

太后娘娘体恤与教诲,臣妾谨记于心。

【后宫女子,虽皆出名门,可这安分倒也是最要紧的。言家也好,徐家也罢,还有那镇南侯府的裴家,哪一个不是置于朝堂之上,皆能说得上话的?明面上不过是宫闱女子之争,可也牵涉其背后家族,暗地里又不知道有多少是是非非】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永寿殿】南面:松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