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尘演绎论坛  ^古风RPG网  ^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纪墨言✘

【建鸿七年文举考场】

 关闭 [复制链接]


  • 年龄 : 72 岁
  • 剧目 : 35 出
  • 生肖 : 正四品◎
  • 容貌 : 礼部侍郎
  • 生辰 :
  • 籍贯 : 大戚:属国
封爵 - 从一品荣国公
驸马 - 荣宪大长公主驸马
 楼主| 纪墨言✘ 发表于 2014-6-29 0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堂中四人依次所言,只余下那个女子未答】

【如若记得不差该人应该是边疆人士,既然是有心来参加科举的,应该肚子里也是有几点墨水的,但此番迟迟没有作答,何故?】

【难道是轻视本官、轻视大奡文举、轻视大奡朝堂,亦或是轻视我大奡皇上不曾】

【此场合不好说什么,沉了几分脸色,转而对其余几人依次道】

你提到叹服者当属诗仙李白,李白曾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诗中更是自比谢安,怂恿李璘割据称帝之心昭然若揭

本官承认李白仕途却是多了几分坎坷,但其后这番言行

【顿,看向在座的苏学子】

好像并不能称为志向高远吧,苏学子如若同李白般不得意,会有何作为?是否如其一般

【这最后一题虽是随着前面而问,但也给这学子足够时间对答,既是问了苏学子,转而对下一位道】

没想到墨学子所喜的既然是魏征的这篇诗作,魏征曾有“帝王人镜”一说,其曾言道“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此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墨学子虽是女子,但是言辞之间颇为大气,倒是巾帼不让须眉,暗自点了点头,就不知道是不是真能如其说的,日后会是“良臣”,在看向那司徒学子和赵学子,这赵学子倒是这次年岁最长的了,就不知道这长了几年的见识可比其余人多】

《御街行秋日怀旧》这诗司徒学子说是隐抒其忧国之意,可否和本官讲讲,你是如何体会出此番意境的

苏轼的这篇想必没几个陌生的,赵学子只为大家详细解了诗意,倒是对自己因何而喜说的不多

若是没记错,这应该是苏轼黄州之贬后所作,苏轼其后一生可谓是三起三落,有隐居之念,但又一直在仕途上起起落落,似乎与你认为他的超然有些出入?你做何解

【几人一一问道,独留那一位倒是不好,便对那为边疆之人道】

刚刚这位学子没有作答,莫非自认没有所喜,或者说觉得自己所作更为出众

既然这样,不如现场作一首七言给众位欣赏一番

【言罢,观察堂下几人,不知道今日这坐下之人,能否都会是日后辅佐祈枢的忠臣良相】

ps:还是七天,依旧是口答,规矩没什么变动,既然之前没有在论坛留言或者找我妹妹qq留言说有特殊情况的,本官就按着时间继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碎银 +13 铜币 +53 威望 +53 收起 理由
宁珝宓 + 10 + 50 + 50 代表赵舒珩给墨言加油一个赞一个~
纪祁莫✘ + 3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16 岁
  • 剧目 : 34 出
  • 生肖 :
  • 容貌 : 30点
  • 生辰 :
  • 籍贯 : 凉州:司隶郡
中书省-正六品右散骑常侍
世家 ④ 墨嬛山庄堂系五少爷
苏少陵✘ 发表于 2014-6-29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皆已答毕,俄而又闻座师缓缓言,及《永王东巡歌》,确有悉之,恰揣其提此诗何,复而又闻言白自比于谢安,欲唆教永王割据称帝,移天易日,反逆之心昭然若揭,非志向高远耳,若及己身,当为何?闻此,实所料不及,大惊失色,思绪若麻,乱而纷杂,其音皆靡靡,惶惶不安然强定心神,思虑再三,敛却不安,遂力平心中之惧而敬言。】

《永王东巡歌》一诗学生研读非常,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永王奉天子命,建节东巡,义师到处,和平安澜,时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下寻阳,于永王幕府中所作。永王李璘引舟东下,甲士五千趋广陵,东巡一事谲诈狂恣,内部斗争暗潮汹涌。时白在庐山,被李璘召为僚佐,小小僚佐处江湖之远,怎了然庙堂之事,学生私以为,此诗组白不过秉爱国之心,承为民之念,抒乐己之怀,赞永王平息叛乱,还天下清明以悦帝心耳。至于唆教永王割据称帝,窃以为,李白行事恣意狂放,不拘小节,多得罪于人而不自知,此意恐为他人进谗害贤,众口铄金,扰乱君心。

而李白与诗中自比于谢安,学生以为,谢安于淝水之战大败前秦,换东晋十余年得享太平 ,况谢安此人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能顾全大局,服从于晋室,效忠于晋帝,此等高风亮节令人叹服,众目俱瞻,以其标榜于世也无非李白慕贤爱才,愿如谢安般可展鸿鹄之志,报效于国家,分忧于陛下,欲一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微顿,接言。】 

学生曾读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内里曾言:“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我大奡天子明明赫赫,受命于天。仁风偃物,德以礼宣,纵观四海,皆百姓和乐,风调雨顺,横贯八荒,皆齐契共遵,下以纯民,此为明君也,故而学生欲入仕,得幸佐于明君左右,自隳肝沥胆,已效忠尤,鞠躬尽瘁已尽绵薄之力耳。学生自愧才能不及李白,不敢与谢安比肩,胸有怀抱,惟愿施展抱负于朝堂,佐弼于君前,共兴大奡安澜!

【言毕,复施礼,惊察内袖尽湿,汗流浃背,不由惴惴然。】

此乃学生陋解,恐有儹越无状,还望座师赐教。

点评

玲玲加油,无须向他人解释。  发表于 2014-7-3 17:56
每个人不同的戏风嘛~=-=加油~  发表于 2014-6-29 22:50
兄弟你这样咬文嚼字真的好么,看完你的帖子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发表于 2014-6-29 19:40
醒世恒言。。我记得里面一句话= =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三言二拍里面的。  发表于 2014-6-29 19:33
,然后称呼那位为座师,不知道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14-6-29 18:30
总有种我理解错了的感觉,只是关于什么是殿选你可以去查下资料,而且不管是以什么身份,这里的主考官好像都是第一次主考你吧?"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我总觉得这里的意思是当堂主考尔后及第   发表于 2014-6-29 18:30
昂,好吧,我懂了,科举的第一是状元,就说明科举玩的是殿试,举人进士什么的是乡试神马的第一名,只有举人进士之类的在乡试上拔头筹的才有机会去殿试,所以这儿的科举可以默认都是举人进士啦~这样应该没错吧。。。  发表于 2014-6-29 18:02
中。。。什么??  发表于 2014-6-29 17:51
你似乎还没中?  发表于 2014-6-29 17:50
其实还好啦,座师是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也可以叫座主或总裁。。。。但我觉得叫总裁会不会太穿越,所以还是选择叫座师啦,《醒世恒言》里有相关的描写~  发表于 2014-6-29 17:40

评分

参与人数 4碎银 +35 铜币 +10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苏玘✘ + 10 真的没钱了QAQ
宁珝宓 + 10 代表赵舒珩给你撒银子。。你好敬业。。
墨煕宁✘ + 10 + 10 + 10 我不就人间蒸发了一天嘛,尼萌要不要回了这.
苏典✘ + 5 从来没看懂过...TAT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60 岁
  • 剧目 : 49 出
  • 生肖 :
  • 容貌 : 73点
  • 生辰 : 隆安十年五月十六
  • 籍贯 : 外藩蜀国
(致仕) 正二品尚书令
世家 ④ 崇翊山庄嫡大小姐
墨若✘ 发表于 2014-6-30 18: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考生皆出口成章,彬彬有礼。】

【想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亦不是易事,大奡朝人才倍出,乃君王之福是百姓之福也。想我此次来科举朝官,只不过是为了躲避家族人的闲话,也是为了吾弟晟轩继承家主之位后在朝廷之上可以有所依靠。思想停止,考官缓缓起身对众人说道。】

【考官大人所问乃针对第二试题学生所答,想必有一定所指。此题乃最后一题,成败在此一举,一丝一毫都不可小觑。静神听过考官所问,待一侧考生回答完毕,方才起身回话,远远朝主位之上大人行礼,起身回道。】

大人所问出自《谏太宗十思疏》,乃是魏郑公于贞观十一年写给李世民,也就是唐朝第二皇帝——唐太宗的奏章。奏章中提及“十思”即是提醒太宗十则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文体。学生学识浅薄,在此陋表郑公《谏太宗十思疏》中大人所言: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太宗即位之时鉴隋炀帝覆亡之训,持廉俭谨慎之作风,实行些许利于国政民生之策。然,经久之年矣,百姓生活安泰,战事平息,四海皆安,国强土沃,太宗之心渐变骄横奢糜,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郑公为此极为忧虑,以此行窥视大唐始末之运,在繁荣昌盛后暗藏的危机,并书此奏章来直谏太宗以保大唐江山。

【稍稍阐述了考官所问的内容历史,微微抬首,见其并没有因我所言而困惑焦虑烦躁,再瞧了一旁待考之人,长吁口气,缓缓接道。】

郑公所看,乃万民之心,群臣之首的君主之变。以君忧而忧,以臣奸为嗔,以民苦为愁,以天下众乐为衷所存。郑公直言进谏,故奏《谏太宗十思疏》以醒君王。学生才学不及郑公渊源,学生胆识不及郑公雄威,然学生以为郑公所以圣明乃其聪慧善言。此章中非直言进谏,乃旁侧喻人,以反激之法来警醒君王英名圣哲之帝。大人所说虽出自郑公,然以学生之见,此行此句非君王之独有,臣民百姓亦可用来督戒所言所行,此乃郑公之心也。学生投考科举乃愿为朝廷效一己之力,为黎民尽一己之力。然,如何效?学生以为,当以郑公所言,即便在朝为官,高民一等,应谦虚慎行,自我约束,经民之所经,食民之所果。因是郑公此举,太宗皇帝以魏征为镜窥视自己所行所为,后有“贞观之治”为史上君主所创盛世,流芳民间。我朝先帝新辟祖训,开举女官为朝廷效力,此壮举为从万民之中选取人才为天朝效力,乃君主圣明,万民之福也,吾虽女儿之身,然巾帼不让须眉,报效之心不亚于男儿。先有魏征良臣做鉴,吾只求分忧于君主,解忧于百姓。此乃学生所解,亦为学生之心。

【言毕,重重行礼,抬首相望。】

评分

参与人数 7碎银 +90 铜币 +94 威望 +95 收起 理由
墨煕宁✘ + 10 + 10 + 10 真的木有钱了TAT
墨晟轩 + 10 + 10 + 10
秦宋✘ + 15 爬上来加油的,我要去补觉了。。昨晚几乎一.
墨黎 + 35 + 35 + 35 给闺女加油!
墨如绾✘ + 10 + 10 + 10 有始有终~姐姐加油么么哒=-=
裴子语✘ + 4 + 5 赞一个!
墨亓暄✘ + 10 + 25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嫡系大小姐,隆安十年夏季五月份出生,父亲二少墨亓暄,母亲继房白浅。墨若,字灼华。幼年在父亲掌管墨家濡染之下萌生野心,暗下决心以嫡长之名继承家主之位,后阴差阳错误认父母重男之意,沉浸史书文才于先祖皇帝开卷女科为标,以振墨家家业盛大。善运筹帷幄,晓趋避灾祸,性子沉稳,不外表情绪。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61 岁
  • 剧目 : 47 出
  • 生肖 :
  • 容貌 : 8点
  • 生辰 :
  • 籍贯 : 冀州治蓟郡
爵 - 从一品英国公
殁于 承安元年十月初九
司徒少恭 发表于 2014-7-2 1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两人答的到是很快,之看着考官大人频频点头,不禁更对二人多了几分钦佩之 情。待那女子答完,缓缓起身,行礼之后说道]

着大人之问,学生复而作答。
范仲淹所作《御街行秋日怀旧》,文章大意乃夜深人静,落叶纷飞,声音颇有凄凉琐碎。月光如此皎洁,然月与人却千里相隔。满怀秋愁,愁到深处以酒来麻醉。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着了眼泪。青灯忽明忽暗,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眠的滋味。这苦苦相思滋味,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不是在心里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诗词字句为写大景,词意境阔大,气势磅礴,音调豪迈。然抒发出来的情感在字句间以流露无遗,别有悲壮之气。

[考官大人由此一问,想必是想我来解释着秋景如何转为忧国之情。顿了顿,接着说道:]

阕三、四句,似乎是说乡思旅愁可以消除,然而是说此情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此种已经将情绪意更深切婉曲。“明月”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即便月光皎洁,高楼夜景美不胜收,亦未去观赏,只因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添怅惘之情。以秋景之萧瑟,月光之皎洁来完成此诗,虽表面似在表达范仲淹思乡之情,然此诗“月华”“酒”“泪”“孤眠”等字词都将其胸襟的广阔,景色的秾丽改之为衬托诗人真挚而不颓靡的离殇情怀。

学子不才,虽不及范仲淹才学四溢,然其心报江山社稷,将此情此景容于诗词歌赋让后人敬佩。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5 威望 +25 收起 理由
墨煕宁✘ + 25 + 25 可完马甲.这是真没钱了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47 岁
  • 剧目 : 29 出
  • 生肖 :
  • 容貌 : 5点
  • 生辰 :
  • 籍贯 : 大戚:属国
刑部 - 从四品侍郎
世家 ③ 碧云山庄家主
赵舒珩✘ 发表于 2014-7-4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听考官再次发问,垂眸一派淡然,只听得身旁几人先后作答,才缓缓开口道】

学生并非质疑东坡先生的超然脱俗,反之更是敬佩,却也不解......

【顿了顿,淡笑道】

虽苏子于宦海沉浮许多年未得施展才华,萌生隐退之意,却并没有隐退,反而更关心政治民生。年少时,学生对其是有误解的,只道当时是草莽,觉着东坡先生表里不一,嘴上说着朝野政事,笔下写着淡然超俗,心中想着“荣华富贵”。后来又读了东坡先生《独觉》一诗: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中并无华藻清丽之词,却着实洗涤人心,令人为之倍感清新。

【语至此处,稍稍停顿,话锋一转又道】

如此浩然正气,正是应当学生要学的,遂并非喜欢尔尔。不因“风雨”肆虐而担惊受怕,不因“阳光明媚”而欣喜若狂,不为外物所累,虽情随事迁,却不多做停留。若是世事羁绊如何成大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东坡先生所遭际遇以此解说,学生以为最佳。反之,若是学生遭此际遇,不敢说同东坡先生一般能够秉持本心,于风雨中飘摇一世仍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皈依宁静,但,若做不到如先生一般关爱百姓,那当真是愧对父母亲抚养二十余年了。

【思及此,便想起两年前父亲逝世那一晚,碧云一向在商道发展,却无权势,他央着自己科考为碧云光耀门楣。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事亦为政乎,奚其为为政?左右便是此一道路,倒不如遂其愿。在其位谋其职,如今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便既来之则安之】


学生陋见登不得台面,但思及往后,若是能够在朝为官,定是不能够任由奸人所害而兀自作诗长叹的。自谓不是那超然洒脱之人,自是行不来那超然洒脱之事,若能够得其权势裨益百姓,定是要尽己所能,为之造福。至于是否空话,行动可见。

此学生所解,还望大人批评。

【自幼便是懂得“民为天下之本”这个道理的,但是古来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真真是屈指可数。犹记得年幼时,同父亲至幽州,那些难民无聚焦透着绝望的目光,至今仍然难以释怀,遂今日这一番话还是出自本心,并非空口白话】

【敛去原本目光中的一点无谓,继而代之的是更加强烈的渴求与向往,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便再无谓旁的了】

PS:混着头写的东西= =写不知道用大白话写了点什么。。。大家就这么看吧。。【捂脸。。

评分

参与人数 5碎银 +57 铜币 +39 威望 +59 收起 理由
苏梓晗✘ + 35 + 35 + 35
白晼皊 + 10 我就不换号了
苏尔迩 + 2 + 2 。我叫二二,所以.....
年卿✘ + 2 + 2 + 2 墨墨我来打酱油刷存在感的
墨煕宁✘ + 10 + 20 反正我从来就没有看懂过

查看全部评分

-
生母南宫婷,表字璟澜。赵家家主,生性冷淡,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自小聪明过人,一直被当做下任家主培养。
=============================================
她不愿意同璟澜在一起,璟澜不想勉强她;她不愿意看见璟澜,璟澜便不在她跟前;她不愿意与璟澜成亲......可是已然成了定局,璟澜一向事事分明,不喜强人所难,只是从未料到情之一事,从未有过“强人所难”从来便是“你情我愿”,只是璟澜同她的“强人所难”当真是做足了。
=============================================
开始的开始,应当算不上好的伊始,所幸后来的后来能够相伴一生;最后的最后,约莫算不上美的结局,幸好尾声的尾声是美好的开始。如若是你,情敌三千又何妨?不求生死契阔,但求与子成说。不愿长命百岁,唯愿与子终老。同双宜的这一生,璟澜不奢望两人轰轰烈烈,只求细水长流,尔后再无遗憾。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72 岁
  • 剧目 : 35 出
  • 生肖 : 正四品◎
  • 容貌 : 礼部侍郎
  • 生辰 :
  • 籍贯 : 大戚:属国
封爵 - 从一品荣国公
驸马 - 荣宪大长公主驸马
 楼主| 纪墨言✘ 发表于 2014-7-6 14: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人答毕,看那人仍旧没有回话,仿佛没听到本官问话一般】

【摇了摇头】

【书吏将记好的口答内容交与自己,吩咐考生退场,回家等待放榜】

【拿了封好的考卷,与几位一同监考的大人,去往后堂阅卷】

=======结===========

使用道具 举报


  • 年龄 : 43 岁
  • 剧目 : 0 出
  • 生肖 :
  • 容貌 :
  • 生辰 :
  • 籍贯 : 大戚:属国
内监署-正四品中常侍
沉舟 发表于 2014-7-7 14: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墨若】正五品左散骑常侍
【赵舒珩】刑部正六品主事
【苏少陵】中书省正六品右散骑常侍
【司徒恭】卫尉寺正八品武器令
.
内监署-正四品中常侍

和其他太监一样入宫只为求一顿温饱,祖籍幽州城。父亲本为小商人,却在京兆尹做生意时被骗,受不了打击自杀。留下沉舟一人,十岁那年入宫。因懂事做事勤快于隆安十五年被派去东宫服侍。后跟随太子一步步爬上中常侍的职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明发言,和谐互动
文明发言,和谐互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诀尘春赋演绎 ( 辽ICP备19001669号 )

GMT+8, 2025-7-24 11:18 , Processed in 0.084460 second(s), 26 queries .

        Discuz! X3.4 Designed By TSMINI.COM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