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羽
发表于 2019-1-9 21:43:24
本帖最后由 叶倾羽 于 2019-1-9 21:47 编辑
【闻得此情大惊,这难道是那家人将那学子……自己根本就不敢往后想。】
【自己身在京都,也无法动身前往。扶额不知如何是好,思索半天】
要不我们一起去走一趟。
——————结——————
梁桓
发表于 2019-1-10 16:51:22
大魏朝六世 - 永昌五年二月 (春)
【学子的案子已经得到了不少情报,可复杂交错,令人费解。】
【这日约了叶大人出来捋一捋线索,分析下接下来的方向。】
【备了好茶以待。】
叶倾羽
发表于 2019-1-10 16:56:45
【见了好茶,一口饮尽】
这在京学子的确是个替身,方才来之前已经将其所有情况调查过了。
正真的应入学子不在京城。
梁桓
发表于 2019-1-10 17:00:49
没错
【抿了口茶道】
这样一来老父亲的慌张也解释的通,他家雇人赶考,生怕被官府发觉
叶倾羽
发表于 2019-1-10 17:08:01
【只是觉得那官府实在是不作为,如此重大之事居然未通报国子监】
这与凶杀案便是有关联了,只是为什么要杀那学子,这点还是费解。
【梁大人比我先入官场,自然比我更通晓一些。】
梁桓
发表于 2019-1-10 17:16:22
据刑部的人说,这是个非定向作案
【抿了口茶,又道】
这学子外出时不小心撞见他们做坏事,这才被灭口,事先双方并不相识
叶倾羽
发表于 2019-1-10 17:23:11
这般说来,也是那个学子倒霉坏了他们的“好事”。
【虽然口中是这样说,但心中还是替那无辜的学子感到可惜】
那这样一来就解释得通了。
梁桓
发表于 2019-1-10 17:28:49
【顺着他的思路说下去,道】
你说那个学子品学兼优?
可真若如此,何必再请替考。由此可见,死者即是替考者
叶倾羽
发表于 2019-1-10 17:37:48
杀人灭口,怕替考好得不到应有的好处。
【此种事情已是早有耳闻,未聊到发生在国子监】
正是替考着品学兼优。只是有一点尚不清楚,还未开考,杀了替考者对本是应试者有何好处?
梁桓
发表于 2019-1-10 17:41:54
【听了他的疑惑,解释道】
自是没有好处。
我觉得这伙歹徒和应试者家并没有关联。杀了替考者,也是凑巧而已。但应试者家不知,以为官府找上门是发现代替之事才竭力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