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迎宾亭
位于大门中间,供人休息; 建兴二十七年七月【开】
【应天书院,圣贤教化之地,本该翰墨飘香,今日却被血腥玷污,实在有伤风化。】
【礼部员外郎奉命查检书院,却死了书院客房之中,且死状甚为不堪。】
【从满是秽气的客房出来,步入迎客亭,吩咐左右】接待员外郎的是书院何人?找来问话。 “大理寺丞来了,白先生快些去吧”
【正于房内整理书籍,便入了院士催促。我点了点头,便快步走了出去】
见过大人。
【到了门口,见了几位人,朝着中间之人行礼】
大人请进。 这位是书院的白夫子,昨夜就是他负责接待礼部员外郎的。
【听了下属介绍,直视来人,道】白夫子不必客气了。昨晚是你接待的死者?晚膳时他可饮酒了?死者是几时进房的?进房后可有出入?
【接连发问,意在速战速决。】 是我。
【还未曾入院内,便听着他一连串的问题】
【斟酌了下,回答道】
是,昨日他是巳时来的书院,视察后是午时,然后一起同我们院士和几位夫人用膳的
【顿,又言】
之后便回房休息了。酉时晚饭,随后他说要休息了不让我们打扰,便没人过去了。
席间倒喝了小杯酒
既有公务在身,竟然饮酒?
【蹙眉看了那夫子一眼,却未深究。】
【官场风气如此,连这清贵之地竟也不能免俗。】
死者进房之后,可有可疑人等出入?
【已获报,昨夜有一女子衣衫不整,叫嚷而出,但详情如何,还是要听书院的人亲口验证。】 这....便是不知道了。
【稍微顿了下,继续说着】
昨夜人大多睡下了,突然外头响起了女人尖叫。便过去看,看到了那么一幕
后来据他的仆人说,那女的是青楼里喊来的。当时看到她还穿着男装
【想到那一幕,摇了摇头。真是败坏风气】 【闻言,厌恶地皱了皱眉,堂堂礼部官员,高台教化,操守竟如此不堪。】
【私心觉得这员外郎死有余辜,但案子还是要查。】
来人,将死者的随从拘了,审问那女子的来处及去处。再到书院各门房查问一番,看那女子是几时进来,几时出去的。
【言罢又看那夫子,道】这书院什么时候成了闲杂人等随意进出之地了?不是你们为了讨好查检官员特意安排的吧? 大人。这可是万万没有的事啊
【忙是连连摇头。说着】
书院乃是学子学习的地方,更何况自古以来都禁女子进来..
【说罢,又言】
如此文雅之地,又怎么会故意放那些不三不四的人进来呢
有没有的,查过就知道了。
【并不想听他聒噪,挥了挥手,冷声吩咐左右】与死者有过接触的夫子暂拘于书院内,案情未明前不得离开。
【又对那白夫子道】你且下去候传,再将应天书院的院长请来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