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恪
发表于 2018-7-17 13:43:19
杨兄做为兵部侍郎,此次亦是辛苦
【早前定下晋王率军出征,他倒没什么乐意不乐意,毕竟沙场险恶,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那种残忍】
【若非边境这回闹的凶了点,陛下也不会如此快的下决断】
走,随我去检验下将出征的北军将士
杨霁华
发表于 2018-7-17 16:15:51
【听他说话自然点点头,他年纪轻轻就能当上武库令,自然有他过人之处】
【想想,便又问道】
裴兄年少有才,此次出征,没有想法吗
【裴家世代习武,镇南侯这样的将军,不知道还能否再出一人,便有此想法才问了出来】
裴恪
发表于 2018-7-17 21:42:44
【扫南疆灭山匪,他小小年纪混迹于军营中,屡次领兵点将】
【此番边境作乱,声势虽大,则依然流寇居多,正值亲王争功居伟时,他又怎会夺其功越其位?】
【但人问及,亦不好云此,遂含混道】
晋王殿下卫国之心天地可鉴,恪甚为钦佩
杨霁华
发表于 2018-7-18 20:43:22
【作为文官,最是会察言观色,看他并不急着正面回答我的话,便也点点头表示理解】
【镇南候府和陛下的考量,怎是我一个外人可以理解的】
【看着这声势浩大的军队,此行,必是捷报频传,但却又有几分杞人忧天,看见军队里不乏年轻之辈,也有几分惭愧,才道】
军中多是小将是好事,但杨某却也觉得,这些小将,这么年轻就要浴血奋战,让杨某佩服
裴恪
发表于 2018-7-18 21:59:44
【招募兵丁,本自青壮年者居多,而此批兵丁,如说曾上阵杀敌者,并不多,他恐也是看新兵居多,怕对阵时有异常,听他如是说,道】
军中亦有老兵,新老交替相互配合,方能磨练我大魏军士
【无知者无畏,老兵有经验,然难免油滑,新旧兵相混使良性老兵带队,以军功为诱此战后,定会多些千夫长,对上他目光,遂回头对旗手说】
列阵
【旗手挥起向色旗,队列开始变化,对敌之时阵形亦是取胜法宝之一】
杨侍郎于兵部就职,就兵法阵列应是也有研究,请指教
杨霁华
发表于 2018-7-19 13:07:15
【听他这般说,自然有理,老兵杀敌经验丰富,作战时沉稳,新兵体力充沛,更是勇猛,才道】
裴兄说的有理,北军这番安排,倒是令人安定了许多
【看他挥旗列阵,而下方士兵也都一一听从指挥,行动迅速整齐,没有一点疏漏,这样的士兵才是将军最喜欢带出去的】
【听他问起阵法,我便细细观之,虽不擅长,但有兴趣,才道】
瞧这列阵站法,可是虎翼阵
裴恪
发表于 2018-7-19 22:49:46
【赞许的望着他笑,虎翼阵主攻,阵列之初,旗手挥旗以积极的攻击阵形当先】
不错,然阵形又非单纯翼阵
【翼阵虽主攻击,然因弓箭手分散,攻击力度非是最强,随着旗帜不同颜色交替变换,阵形随之有序变化】
【弓弩兵前移,车兵分布两侧,长戟、长矛相护在后,却是玄襄,看似吵杂实则攻击一波挨着一波层层递进,对阵此次边境之乱正适此阵】
大魏男儿十年如一日的操练,便为保家卫国上阵杀敌!
杨霁华
发表于 2018-7-20 09:37:54
【看在他一声令下,这些士兵动作轻快有力,变化迅速,到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若是不懂阵法的落在其中,一定有如困兽,有去无回】
【下意识的就拍起了掌,嘴中不禁赞道】
裴兄练兵,让人刮目相看,皇上得此能将,也是天下之福
【瞧着天色不早,晋王一行人也已经到了,便道】
走吧,裴兄,我们去送将士们出征
裴恪
发表于 2018-7-20 17:17:22
【列阵毕,但见军士精神抖擞,也使他知道军中情况,先前所云随时准备之言非虚】
【操练后距出征时辰不远,旗手挥旗,众兵列队等待,待晋王一行到方始出发】
【一队队一列列奔赴沙场的儿郎,定不会辱他们保家卫国的使命】
————结————
杨霁华
发表于 2018-7-23 21:40:05
三月,北军楚中候禀报在沁阳村见到大批兵部监制器械,不知是何人所丢,又因兵部失火,丁主簿死于非命,一时查不清到底谁丢了兵器,便来询问裴谨舟
——元光八年 四月开戏——
【明明是到了出征的关头,又闹出这样的事情来,兵部近日来真是焦头烂额,怡琦整日唠叨我不回家,这么多是事情,该如何回家才好】
【之前兵器库失火,我还未调任兵部,加之丁主簿之死还是扑朔迷离,所以楚中候交代的事情,我也是一刻不敢放松】
【五军京卫府是没有丢失器械的,楚中候还未传来北军消息,我却已经等不及了】
【这日亲临北军,本是想寻裴恪的,却看到了裴谨舟,便直接上前,叫住了他】
谨舟,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