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巴楚镇
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本帖最后由 柳蔓 于 2018-5-20 18:44 编辑===========元光二年,不知月份==============
【我自离了那牢笼,头一个想到的便追随那人脚步,走遍名山,游遍大川。许是运气好,还能来个不期而遇。】
【此行漫无目的,只雇了一艘渡船,随波而行。待河川了尽,便又买了辆马车悠悠而走。】
【也不知行了多久,又在各地停了多久,总之是迷迷糊糊便来到了东陵。】
【进了巴楚镇,本是想要寻个住处,却迷失在街巷里,茫然而行,不知所措。】 【自打来了东陵,这里不比京城,风沙肆虐,远没有京城安逸,也不知皇兄为何要把握我派来这里驻守】
【驻守的守军将领陈大人倒是对我客气有加,可毕竟是军营,一切都要按照军营的要求来,我自小养尊处优惯了,刚一来,自是各种不适应】
【已然过去了两年,早已经融入了进去】
【这日,带着一队守军,在城中巡逻,远远见着一姑娘,好似并不是东陵人的装扮,上前询问道】
这位姑娘,打哪里来?
【择取了小路,却又迷失在近乎一样的楼舍之间,我不知该如何走出此地,索性站在原地取了铜钱投石问路。】
【这钱币还未抛出,身后却是传来人声问询,旋身看去。那人穿着跟进城看到的守军相似的军服。福了福身,问道。】
这位官…爷,小女子是过路之人,来自幽州,想找个地方落脚,不知…..
【瞧他年纪不大,便将那官大哥换成了爷。】
【见她回身,眉目含情,风姿绰绰,当真不似普通人家的姑娘,竟是有胆量往这东陵巴楚之地而来,这几年,东陵虽以归顺,那东陵的长乐郡主也已然成了我天朝的宁婕妤】
【可东陵却仍是不安全。】
原是如此,这里巴楚镇只有一家驿馆,姑娘只身一人前来,我便带姑娘一程。
【侧手一请,示意她一同前行】
姑娘一人前来?
【原是没有下榻的客栈,难怪一路行来多是异服之人。聆他话语,似寻得一根救命稻草,当即又福了福身。】
如此,有劳这位官爷了。
小女子已经在这里转悠好一阵子了,若再找不着路,我都打算效仿古人来个投石问路。
【见他伸手做请,轻移莲步跟上,却又刻意落后半步,不紧不慢同行。】
是啊,好容易得脱牢笼,自是想着好好欣赏下大魏的风土。
【至于来到东陵,纯属巧合。】
顺便,寻人。
【女子仪礼得体,对她亦是对了几分好感,另身后诸人自行巡逻而去,自己带了沈煜与她同行】
【同她说话倒也有趣,丝毫不见其他闺秀的做作,谈吐不卑不亢,自然舒服】
原是如此,巴楚地处东陵,民风习俗较之大魏大有不同,投石问路只怕不能。
【一句牢笼,好似包含了好多意思,这样的谈吐这样的容色该说哪座牢笼困的住呢?】
姑娘还是尽早离去为好。 【聆他将这东陵说的如此详尽,弯唇莞尔一笑。】
不能也只能问道什么便往哪里去,不过——
看来,小女子的运气还算不错。
【意有所指正眼看了看引路之人,只一瞬便又收了视线专心脚下。聆人后话,心中不解。】
莫不是此地不欢迎外乡人?
【听他口音,似是同长安那处极为相近,便又问道。】
冒昧一问,官爷可是来自长安? 【一路与她缓步走着,想着若是身边之人是怀滢,那该多好,已经两年未见,她竟只言片语皆无】
【不知不觉有瞬间失神,身后沈煜轻扯了袖角,方拉回思绪】
姑娘问什么?
【想了想好似有那么一丝印象】
东陵早已归顺我大魏数年,可这边民风依旧有别于魏境,不然也不会派了驻军在此。
【闻后话,答道】
是,我是京城人士!在下陈火华,还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本帖最后由 柳蔓 于 2018-5-6 18:51 编辑
【问话一出,他并未立时搭话,想是在走神,毫不介怀的一笑,眼神飘向别处默默记下这路径。】
【他终于开口,听来似也与我的顾虑差不离,颌首。】
小女子明白了。
【他自报了家门,初初闻得那陈姓,怔了怔神,果真是遇上了贵人,少顷,回道。】
小女子姓柳,单字蔓,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的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