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东面:曲澜亭
场景名称《曲澜亭》场景介绍
这座亭子矗立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熠熠的阳光洒落在亭顶上,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朱红色的圆柱泛着红光,显得格外耀眼。
建兴十年六月
【六月的天儿已是渐渐热了起来,人更加懒怠,不愿出门,可怡婉仪晋封容华一事,已是阖宫尽知,当日入宫去她那请安之时,她亦是和婉和气,还送了我珐琅银钗,如今晋封容华,乃是大事,自当前去道贺才是】
【想来想去,便是将进宫时从家里带来的一块江绣的团扇,取了出来,放进锦盒,带着绿芜一路至延禧宫】
【宫人说道容华不在饮绿轩,摆驾去了曲澜亭,便是一路再折往曲澜亭,本就怕热,这一路过来,脸色微微犯了红晕】
雎鸠宫常在江氏,给怡容华请安,烦请通传。
【自请斋戒之后,一直到老爹回京受赏才出了佛堂,也是因着老爹之故,得了陛下赞赏,晋了容华。这便又是让我欠了那老头子一场,往后还得还他,才能净了我这身尘世债。】
【因着斋戒之故,暂缓了对付玉嫔的事儿,也许也是因着这段时间的静心,倒也觉得,若是这玉嫔识相,莫再犯到我们身上,便是放过她也无所谓。可是偏偏,她好死不死得又惹了诺诺不喜。只能叹一句,这都是命啊。】
【入夏炎热,到底是耐不住,就往了曲澜亭吹风纳凉。问宫人禀报,允了,让人领她进来。】 【随着宫人一路而行,额上已是冒出了汗珠,见了容华,含着笑意行礼道】
嫔妾给容华娘娘贺喜,恭贺娘娘晋升容华。
【她待人总是和婉,却是听宫人说,她对付起玉嫔来,很是狠厉,然却是一点也不信的】
天越发热了,听闻娘娘惧热,嫔妾家中有一物,最是适合娘娘,便是给娘娘送来了~
免礼起吧,这般热的天气,难为你还惦记着本宫了。
【见她额际皆是汗水,难免对其升了几分好感。这日头底下,可没几个人愿意眼巴巴地来道贺的。不过,这次晋升,确实我也不愿人来道贺,毕竟这不是我自个儿得来的,没什么值得贺喜的。】
坐吧,用碗绿豆汤,都是冰镇过的,解解暑气。
【复闻后言,倒是起了兴致,便道】
是什么好物什,与本宫瞧瞧? 嫔妾谢娘娘~
【随后起身,与她下首处坐了,接过锦盒,取出里面的冰丝团扇,递了过去】
也不是什么名贵物件,是用天蚕冰丝织就,翡翠玉骨制得团扇,夏日用起来轻便些,
娘娘且瞧瞧,用着可还顺手?
【兴致勃勃地等她将物什拿出,虽说听了她的话,兴致有些缺缺,可瞧了这团扇上的绣活,却是觉得着实不错的,伸手接了过来,探了手上去,摸着滑顺,更是清凉,倒是有几分欢喜的。】
锦常在有心了,本宫瞧着挺好。
【转而思及她宫里那位,不免有些膈应。说不准,她送我的不过是剩下的了。】
锦常在送了本宫这不菲的团扇,昌娘娘可知晓?本宫担心,昌娘娘若不知,待知晓怕是会不高兴的。
【那位昌昭容,可惯是不喜欢我的。所幸,我也瞧不上她,左右各居一宫,互不干扰。】 【这扇子本就一把,是之前还在家时,央求着九妹替我做的,我贯喜欢扇子,这次晋她荣升,这才取了出来】
娘娘喜欢便好~
【听她提起沈姐姐,我虽知晓她二人素来不合,可我不过是新入宫之人,两边谁也得罪不得】
娘娘说的哪里话,嫔妾送与娘娘的团扇,是当日家妹所做,仅此一把,嫔妾喜欢的紧,带了入宫,
今日赠予娘娘,是嫔妾与娘娘的情谊,昌昭容怎会怪罪?娘娘多心了。
是吗?
【不仅语气不信,便是面上也是怀疑的神色。那位昌昭容什么性子,这些年来,我也熟悉得很。就她那小家性子,会不计较此些?不过既然这位锦常在都不在乎了,我又何必去计较。】
不给锦常在带来麻烦便好,若是因着这事儿,叫锦常在难做了,就是本宫的罪过了。
【想她也知道了我与那昌昭容之间不和,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就是那昌昭容心思繁复惹人厌。】 【她一再抓着她与沈姐姐不合一事,本想说沈姐姐哪里是这般小气之人,可想来想去,却并未言语】
【只怕我若真说了,才真真是火上浇油了】
娘娘且宽心便是,若是能帮的娘娘解暑,那便是它最大的造化了~
【方才气氛便是不慎和睦,眼下,便是嘴上逗个趣儿,博得她一笑便是了】
娘娘且说是也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