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沁
发表于 2018-6-17 15:05:13
【玉檀是自己的人,这缇芜苑之事,也不打算与旁人言及过细】
还劳烦妹妹跑这一趟,妹妹这心意,本宫记住了
【此事要问玉檀再做处理,也想知道她是如何说的】
本宫刚好得了支镶宝玉花蝶鎏金银簪,觉得与妹妹甚是相衬,便送给妹妹了,当是本宫的谢礼
【这言贵人,难得她这份心,其在陛下跟前,恩宠尚可,又来自国公府,若是能拉拢上,也是好的】
言栗
发表于 2018-6-17 15:12:36
【微垂了眼睫,再无多言。不过对玉檀一事,却多了两分好奇。绝不仅仅的普通宫女与侍卫之间,只怕还另有隐情。】
那便多谢娘娘了。
【收下了礼,起身告谢。知晓接下来她亦有事要处理,也不敢多加叨扰,索性告辞。】
=结束=
言栗
发表于 2018-6-19 18:52:25
言栗前去给耶律沁请安,见其与宫人做风筝,耶律沁言其典故,和言栗一起做风筝。
————————————
元光六年四月初二
【再过几日便是清明节了,宫里不比外头,踏青祭祀,便命人备了些艾草,做些青团尝尝。】
【今日起早,四月早已入春,不像前一个月风吹在身上还有些凉,这会儿不冷不热,正舒爽。】
【给各宫请安,至雎鸠宫。】
耶律沁
发表于 2018-6-19 19:42:52
【清明将至,太后丧礼刚完,举国哀悼,在这清明时间,宫中除了法事】
【在东陵,清明时分,按照习俗,除了祭奠祖先,还会做风筝,想起这些,便吩咐玉檀她们备下做风筝之物,一起在做风筝,以寄托对失去亲人的哀思】
【让她们做着风筝的架子,自己则在风筝的纸上,抄上一些经文】
【听到下人禀报说言贵人来了,缓缓放下笔,道】
让她进来吧
言栗
发表于 2018-6-19 20:50:09
【在外候着,宫人却告知宁贵嫔不在寝殿之内,得引路至嘉山室。】
【依照礼数行礼问过安后,见宁贵嫔正坐于桌案前,桌案上摆着些彩纸,旁边有宫女正拿着风筝架子,道。】
娘娘是在做风筝?
耶律沁
发表于 2018-6-20 00:49:26
【让玉檀前去备差,邀其入座,瞧着宫人们在做风筝,这些都是些轻活,也是要花费心思的,许是因着进来宫中事多,气氛沉闷,如今只是做风筝,这些人都觉得是件好差事】
妹妹来了,快快来坐
【瞧着她们做着风筝,解释道】
太后薨逝,又逢清明时节,东陵有个习俗,便是在清明前后,做风筝,在风筝上写对逝者的思念,传说将此风筝放飞与天上,逝者便能收到,以此寄托怀念之情
今日便与她们一起做做风筝,也算是对尽份心思
【来了大魏之后,每到清明前后都会做风筝,去缅怀逝去的兄长与先人】
言栗
发表于 2018-6-20 16:16:51
【含笑落了座,一旁的宫人们行过礼后又坐下继续摆弄着风筝架子,瞧着很是精巧。】
【收回视线,落在眼前的风筝面上,绘制的图案和花纹也让人眼前一亮。却见风筝面上抄眷了经文,颇有些不解。】
【而后闻言方了然,道。】
原是这样,这个习俗倒是不曾听过。
【亦起了兴致,道。】
不知妾可有帮得上忙的?
耶律沁
发表于 2018-6-20 19:54:45
妹妹没听过也不奇怪,这本就是东陵的习俗
【在大魏,放风筝更多是闺阁小姐相聚的活动,见她对风筝似乎很感兴趣】
既然妹妹对此有兴趣,那就一起来做吧,多一个人,也热闹些
【让玉檀前去再备下材料过来,见她拿着自己手上抄写的经文看着,道】
太后薨逝,想着在此风筝上,亲手抄写上经文,以此来悼念太后,愿太后在天之灵,佑大魏日益昌盛,国泰民安
【这般说着,其实心中,更多为想为了悼念哥哥】
言栗
发表于 2018-6-20 21:01:09
【见这做风筝有趣早就摩拳擦掌,这会儿得了话自是应了。】
嫔妾手笨,若是做的不好,娘娘可不要嫌弃。
【又提及太后,轻点了点头。】
娘娘此心,当作嫔妾们表率。太后在天之灵,必会庇佑我大魏。
【这厢正说着话,那厢婢女又添了些做风筝的材料过来。】
耶律沁
发表于 2018-6-21 01:01:17
【其兴致勃勃的模样,与往常中规中矩的样子尽是不同,笑道】
此物重在心意不是,做好了,明日还可以一起去放风筝去
【玉檀将东西取来,放在她跟前,都是准备好的做风筝的物品,这些耶律沁并不陌生】
这也没什么难的,本宫教你,你这般聪慧,定是很快便会了
【将做风筝的步骤一一告诉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