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杞宫】东面:泊舫亭
场景名称《泊舫亭》场景介绍
沿着几步不高的石梯,便是亭子的长廊,顺着长廊走到亭子的中央,那里有一张石桌和四把石凳,亭子的四周都种满了各种花和果树。
建兴八年十月初十
【开】
【从行宫回皇城一路颠簸,途中临水站了一会儿,竟感染风寒引发了旧疾。】
【回宫后传太医诊脉开方折腾了许久,风寒渐愈,旧年的病根儿却纠缠不去。】
【昔年在府中时每发咳疾,表叔配制的暖香丸总能药到病除。那药丸子配制不易,药方及存药俱在尹家人手里,借此因由正好请旨召表妹入宫。】
【掐着时辰命人在泊舫亭备下茶点,先一步进了亭子,静待来人。】 [昨日里从容教坊回府,在藏书阁翻阅了些书籍打算回去时带些书去,容教坊的藏书还没有国公府里的全面。]
[今儿个宫里来人说是昭仪娘娘有恙,差我送药方进宫。思着半天方才忆起,当年爹爹的暖香丸总能药到病除,表姐在家时,每每染了风寒总是服用了暖香丸才好]
[领了旨,翻出了那药方。换了身衣裳,随人入宫。引路宫娥将自己引至泊舫亭,见亭内的表姐,锦衣华服,像是仙女下凡。上前,学着宫娥一般,行礼]
参见昭仪娘娘。
[今时不同往日,见到若姐姐,虽是欣喜,但她如今是宫里的娘娘,连大表哥见到她也要行礼问安的] 快起来,让姐姐看看。
【紧走几步搀起承欢,经年未见,小丫头出落得愈发标致了。】
【挽着承欢入座,殷切问】家里可都好? [同若姐姐入座,闻言,知她是思念家人。顿觉伤感。]
家里一切都好。大表哥同唐姐姐也成亲了。
[表嫂虽一直住在国公府,如今也得了太后赐婚成亲,家里摆了宴席,好生热闹,只是少了若姐姐,因其病着的关系,面容憔悴,有些许心疼。]
承欢现今在容教坊学习。 【起初对大哥的婚事并不满意,时至今日才信了大哥不仅至情至性,更是高瞻远瞩。】
大哥与唐姐姐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如今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一则佳话。
【后闻其入学容教坊,不禁微怔,心头蓦地一紧,问】怎么好端端的想去容教坊了?你倒不怕拘束? [大表哥同嫂嫂青梅竹马的感情,叫人羡慕不已。见她问起容教坊一事,索性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告诉她。]
起初因着表嫂见承欢喜爱读书,便安排了进容教坊学习
后来……
[顿,复言]
后来进了容教坊,承欢便生了进宫选秀的念头,子戚哥哥也没反对。
[最是无情帝王家,书上多数悲情的爱情故事讲的便是帝妃之间的故事,尤为深刻的便是金屋藏娇。只是承欢也有心高气傲的时候,宫里那位未曾谋面的表哥是那世间最好的男人] 入宫?!【伸向茶盏的手蓦地一顿,不可思议地看向承欢】你想入宫?!
【挥手屏退左右,握住她的手道】好承欢,告诉姐姐,是不是有人逼你?
【虽然不大相信大哥和表兄会舍得逼迫她,可更不相信小丫头会自愿入宫。】 [若姐姐闻言震惊,确在自己意料之中,若自己进宫后,便是同她共侍一夫,可这并不是承欢的本意。只是希望同往常一样和若姐姐相处。复见其屏退左右,才道]
前些日子承欢去寺庙,来了个老僧人给承欢相面,说是…
[顿,复言]
说承欢贵人之命,应嫁天子。
[语毕,低下头,不敢看她。] 好!好一个贵人之命,应嫁天子!往日怎么没看出我庆国公府竟藏着一只金凤凰呢!
【伤心、失望、忧虑交织于心底,五味杂陈。】
【言若本非耽于情爱之人,入宫后更是绝了此念。这后廷是要添十个还是增百个,自己管不了,更不想庸人自扰,可这里面不该有我自小疼到大的妹妹。】
【人言娥皇女英是千古佳话,我却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敛去愠色,缓言相劝】命格贵重,并非一定要匹配天子。宁王与今上一母同胞,天潢贵胄亦是尊贵无匹,宁王正妃之位尚无人选,你若有意,表姐可以替你向姑母进言。承欢,并非姐姐善妒,这六宫粉黛三千佳丽姐姐都容了,岂会独独与你为难?你选的这条路看似霁月光风,实则荆棘丛丛,你该慎之又慎。
【缓缓起身,轻扣其肩,拍了拍,叹道】关乎终身,不要轻下决断,你再好生想想吧。
【言罢,无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