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乐陶 发表于 2018-12-29 13:24:03

[听得了疥疮之名,她眉头一皱,前时只是了虚惊一场,如今却是实打实的大事了。她不禁有了头疼,她不过管了煦杞宫几月,便多是生了事端,正好迎上淑妃的目光,连忙起了身福了一礼。]

是妾失察了。

[听了淑妃的嘱咐,忙是点了点头,接上去说道。]

妾定是去盘问一下这几日揾若接触了什么人,这丫头是了三等的丫头,入不得内室,近不了娘娘的周身,娘娘莫慌。听娘娘说这宫女是吃了德妃娘娘点心才这般的,关雎宫那头妾也会去通传一声,瞧瞧可是那头带过来的。

秦宣仪 发表于 2018-12-29 13:27:32

嗯。好,裴贵人派个人寻问就是了。切莫自己前去

{忧心忡忡的瞥了眼她}

{随后示意小意随同裴氏一道过去。又说着}

此事你多费心一些。毕竟是咱们煦杞宫。本宫有孕,你也有公主。

{拧眉对她说着}

裴乐陶 发表于 2018-12-29 13:53:10

是,妾知晓的了。

[她点了点头,知晓得这件事情的严重,愁眉不展若有所思。]

[因了事情要紧,只好告辞去办。]
——结——

陈崇遂 发表于 2019-5-17 16:27:59

永昌十六年冬十一月初一

【入煦杞宫,随宫女到了高台处。见母妃端坐饮茶,快步前去】

儿臣见过母妃

【行礼过后,又言】

儿臣方给母后谢恩回来。儿臣提了江小姐,母后顺势把她赏给了我

【言着落座,眉头紧锁】

裴乐陶 发表于 2019-5-17 17:06:54

本帖最后由 裴乐陶 于 2019-7-12 12:20 编辑

[七国朝贺之事筹谋已然一月有余,六局二十四司各司其职,不敢怠慢。昔周朝有礼,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而今八分天下,魏为大国,余七国朝之。御旨初下,圣心昭然,此番朝贺一事,中宫主理,理之自然,她这协理之位倒是在魏宫表面平静的水面击起了不小的水花。昔日她与贵妃为伍,与中宫那位貌合神离,阖宫皆知。今她与贵妃已生不虞之隙,然,纵中宫有心无力,亦断不会提携于她。是以此番得幸初涉协理一事,她初初上手,方才不禁咂舌,惊叹于皇后事务的繁杂。]

[霜月已然仲冬,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雨花台之上,司乐司的司乐禀完一应事务巨细,她阖上了手中靛青表面鎏金祥云纹的册子,霜降附身碎步上前,交叠于腰侧的手伸手齐眉接过了那册子后,微微一侧目,身后闻窸窣裙袂摩擦声,白露附身说起中宫召见遂哥儿的旨意。她闻言后揉头的手不由得一顿,那甘泉宫的那位可是游刃有余心思繁多啊。陛下赐婚温相之女予遂哥儿,无疑是下了中宫的面子。中秋那日的旨意说得合情合理,虽是江家那孩子亦在了她为遂哥儿择妃名册之列,她心中却难免生了个隔阂。只是中宫算盘打得再响,总归也比不过那戴着冕旒的那位深思远虑。]

[她眺望那远山与黑云一线,天光透不过厚密的乌云,万树寒无色,寒烟杳杳,瞧着怕是再过些日子便要下场初雪了。不稍时,白露便秉了五殿下来了,她的目光打了远山移到了那萧瑟林子的来处,那头的来人见礼诸事周正得体,她低低应了一声,便让他入了座。]

“儿臣方给母后谢恩回来。儿臣提了江小姐,母后顺势把她赏给了我。”

[此事方才白露已然秉于她了,却未料及此番皇后仍是不死心。御旨在前,方不过多日皇后又提及此事。不过白露并未回禀中宫生事,想是遂哥儿应了下来了,她伸手准备去拿案上的茶盏,将了那倒扣的茶盏翻了一翻后,又探手去拿那小几上的红泥小火炉,执勺又添了一盏热茶来,递给了对面的孩子,一面说道。]

虽说陛下赐婚了温家的孩子,到底也是下了中宫的面子,少不得找回来一层。你父皇心底门儿清,皇后谏言必然会应允,此番你做的对。

[与其推辞后再赐,倒不如与皇后虚与委蛇。她余光一瞥了她这位长子,也快是半弱冠的年纪了,是个聪明孩子。江氏虽是她长姐的孩子,有意给几分颜面,中宫执意如此,少不得要多了筹算,慢慢说道。]

至于江家的孩子,到底是中宫懿旨,日后如何你自己决断。

陈崇遂 发表于 2019-5-17 18:17:16

【闻之茶香,听言母妃话语。心里有数,却多是不解】

【抬眼看去,说】

母后既然提了,入儿臣房内都是早晚之事。只是....

【稍顿片刻,又说】

只是儿臣不解,江小姐何时入了母后那?论身份,她该于母妃更为亲近才是。莫是江娘娘之故?

裴乐陶 发表于 2019-5-17 21:05:02

本帖最后由 裴乐陶 于 2019-7-12 12:21 编辑

许是如此,江氏昔日得掌协理之权,可都是了中宫的旨意。说来这一笔也写不出两个江字,谢家在陛下的心中朝臣们都看在眼中,如今东宫未定,江家难免生了异心也未可知。

[她将了那茶勺收了回来,缓缓的靠在了那圆嘴的玉瓶里。天气中寒凉的空气使了手愈发的白了,与了桌上的木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目光侧落在了那茶碗的花纹上以及茶盏内还在旋转的浮沫,澄黄的水在杯盏中打着旋儿,她思忖了半响说道。]

只是中宫的筹算,可未必只是了你江姨娘之故。
中宫无嫡,除去了乔氏之子,你便占了长。你这些年的学业也得了陛下几句赞,少不得叫她们生了忌惮。毓秀山庄虽是代代有仕子,终究是重商贾,在朝难免不如了那工于权术的钟鸣鼎食大名氏族,外头那些个老迂腐怕是要领着天下的仕子以笔作伐,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知晓的。你父皇,可不止了你这么一个儿子。

[她话里头说的明白,全然没了宽慰孩子的迂回婉转。指腹搭上了杯盏口稍一摩挲,冰冷的指尖感受着那瓷盏透出来的暖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这大魏的后庭里,藏着的都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她已然被推至众矢之的,便没有了退缩的可能。只是中宫之事,生恐隔墙有耳,徒生事端,她亦不好多谈,话锋一转提起了那道谕旨。]

且不谈江氏,温家那孩子的旨意,你怎么看。

陈崇遂 发表于 2019-5-17 21:49:03

【母妃娓娓声入耳,我小心翼翼的执起茶杯小尝。茶香留口,回味无穷。皇子虽多,可最出众的屈指可数。指腹的温度忽叫人一烫,匆匆搁了杯】

【许是握的久了之故罢,我抬眼看去,对母妃说】

如同母妃所言,那些事,父皇心里清楚。父皇既然赐婚必然是有父皇的道理

【也正因此,今后在明光怕是没得清闲安宁了】

在明光宫里,即便儿臣不想出头,其他的皇子也会推着我上去。母妃,若允许儿臣宁愿依了母后的意娶了江小姐。只可惜父皇不是这般想的

可能儿臣同其他皇子争个胜负,才是父皇想看的,而这门婚事恰巧是个开头

裴乐陶 发表于 2019-5-18 20:45:08

本帖最后由 裴乐陶 于 2019-7-12 12:21 编辑

[她微挽宽大的广袖,端起那梅子青的茶盏呷了一口,待放下了茶盏置于掌中,目光落在了眼前已然抽身长高的孩子身上,那头的话头已然开了。遂哥儿所言不无道理,如若可以,她也想摈弃她的身份与身后的氏族,躲在这金丝的牢笼里与浑浊的水下,安养育几几个孩子成家立业。此去经年,安度此生,可惜了天不遂人意。这是魏宫里浑浊的水,终将波及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谁也不能幸免。]

[为人父母,必为之计之深远。而温家赐婚的一纸圣旨打破了维持着的表面风平浪静。她看不透陛下的心思,也却知晓这皇家龙子之间注定是一场烽烟暗涌的厮杀,为这万里锦绣的江山和俯览天下的权势,你来我往殊死拼搏。她原本只是以为皇帝意属遂哥儿,细细想来,加大了他的筹码,或许只是搅动了一池的浑水,然后坐观着,选出他最中意的储君人选。她略一低头,鬓发上的珍珠流苏摇曳,茶盏之中的水萦纡着渐渐趋于平静,倒映出了她姣好的面容与珍珠折射出来的光。她瞧着那茶面里眼神的不甘与屈服后,朱唇一抿后又开口说道。]

既然已经开始了,便不能幸免。
一纸婚事陛下已经将了温家推向了我们,温大人在朝位高权重,有了温家的助力,这是好事,却也成了众矢之的,怕是不成功,便成仁。

[抬起了螓首她望向了安坐的长子。杳杳寒烟之中,她冷清的面色瞧不出喜怒,只有了顾盼生姿的眼眸中那黑白分明的眼珠一动,在了这毫无颜色黑云压城的沉寂中稍稍透着点光。她将茶碗往桌上一放,那青瓷与桌面相碰,发出了极其清脆的一声,继而说道。]

温家的姑娘,我见过了掌珠身边的温大姑娘,是个得体有礼知进退的,模样也是周正,温府教养姑娘的本事不差,那温家的小女儿大抵也不会差,横竖不是吃亏。此番你迎合了皇后的心意,也是安抚住了谢家,不如去探探那头的口风。

陈崇遂 发表于 2019-5-18 22:18:27


【若论身后自比不过十五皇弟,只是如今多了赐婚一事,终究是不同了。又听所言温小姐,倒不以为然,说】

温小姐是正妃,就算性子不好不懂礼也无碍。至于母后,深谋远虑,眼下不过都是暂时的。

【望母妃双眸,一笑,又说】

母妃,人可伪,更是别提口风。母后待皇子们一视同仁,母慈子孝,总是不会差的。

倒是……儿臣听闻前些年秦家大小姐同言国公世子结了婚约。淑妃娘娘到底是考虑长远……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煦杞宫】东面:雨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