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清 发表于 2016-9-5 19:48:23

【直到听到上位最后一句问言,才终于敢借机抬头偷瞧这位荣娘娘容貌,丹口琼鼻,端的是美人如玉,原来,宫里的娘娘长这个样子,只是为什么看着好像莲姬的容貌更加明媚耀眼呢。咬着唇压下疑问,不再多加纠结,努力把心思转移到答题。】

【初扫画卷,上绘不同,只夺目便是那幅艳色梅花,此画用色鲜艳若血,与旁边三幅妖艳贱货完全不同。而且,这这这,这颜色,与朵朵早前吃过的红果之色简直无二。红果,嗅之清甜鲜嫩欲滴,初入口,便觉酸甜之感似平地惊雷自味蕾之上乍起,继而又仿佛有鲜冽草香萦纡鼻间断之不散,若是取之糖浆混合并小火慢煮,待冷却再加以碎冰果粒点缀,那滋味 可谓回味无穷。】

【下意识吞咽口水,直等一声清脆回复响彻大殿才令自己顿醒,惊吓之余慌忙收了闲思偷偷瞄向发声处,嗷原来是秀秀,吓死朵朵了。秀秀侃侃而谈说的话感觉都好有道理,心中跟着重重点了头表示赞同,菊花好,秋季泡茶再加点冰糖超好喝,秀秀真有品味选了这个。定了定神,等莲姬也回完才出列福礼回话。既为试,便应正视而待,不可随意回禀或是行投机取巧之为,是故又敛容恭声道。】

禀荣妃娘娘,民女以为,世人立四物为君子,渊源久远而尚能存至今日,无非因此四物所含真意可喻人明志以此作鉴。

古人云,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今以四君子为鉴,寓圣人以高德,表君子之气节,方为四君存今之理。
恰如梅花,后人评之曰: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得此理,乃因梅之习性,喜凌寒独放不与万物同开,因而得世人一句傲骨撑身。且梅不惧风雪不畏苦寒,此坚韧品性更能表君子之不屈不畏,此般傲骨坚韧,方使人谓之君子,君子称之圣人。

只民女不才,无君子傲骨寄身,也不及圣人德志之才,若当真言及如何看待且又以梅花而言,民女则更喜梅之五福含义,于民女而言,君子之道民女所懂少之又少,而五福却是民女求之所求,衣食丰足眷属欢乐,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此之含义于民女,更胜傲骨坚韧。

民女拙见,若有冒犯还望娘娘宽宏。

【言毕福礼,欠身退回。国泰方得食丰,食丰方能免饥,饥饥饥断人魂,真的 好 饿 啊。】

霍锦✘ 发表于 2016-9-6 15:11:32

【随着内侍唱名,秀女一个个的都入了殿。刚还能听到走动的声音,这会子却是静的很。大殿之上高坐的荣妃娘娘,可是极为有气势,极为的气派。这般的荣妃娘娘,端是常人比不上的,也难怪能成为陛下心尖上的人,多年荣宠依旧】

【荣妃娘娘突然开口,说的是莲姬。随即也出了题目,而莲姬却和我们四人不同。也不知道莲姬是得了荣妃娘娘的青睐,还是什么地方惹了荣妃娘娘不快。亦或者,莲姬的身份。月氏王女,怎么也算是个公主,牵扯两国的交好。喜或不喜,陛下都是要留下的,否则岂不是下了月氏的面子。这般想来,莲姬不引起荣妃娘娘的注意都难】

【看着前方的四幅画,分别画着,梅,兰,竹,菊,谓四君子。所问如何看待四君子,对世家女子来说,这题目不难。但要如何答,答的好,就得费些心思了】

【只剩下自己和甄妍未回答了,冥思一番,上前作答】


回娘娘,梅兰竹菊,谓四君子。清雅淡泊,幽芳逸致,没有媚世之态。四君子除了傲、幽、澹、逸四个品质之外,更是各有各的特点,被世人所喜欢,用来标榜君子高尚的品德。如兰花,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

春日的兰花,不比冬日里的梅花冷傲,不比夏日里的翠竹挺拔刚毅,不比秋日里的菊花满城芳香,在幽谷之中悄然绽放,淡雅而凝重,暗香盈袖。好比一个温润的女子,清淡素雅,不与群芳争艳,蕙质兰心。

民女曾习得《女论语》中,便有说女子的德行应以和为贵,以柔为美,兰花柔且韧,正好比一个女子,虽是柔,可心里却是坚毅的恪守自身。

民女望成为如兰一般温顺柔韧的女子,不争奇斗艳,恪守德行。

民女拙见,让娘娘见笑。

甄妍 发表于 2016-9-6 22:17:51

【自己拜过娘娘过后,便静静站立一旁,心中却思索不断,看着其他几人的表现,虽才初初开始殿选,却给了自己一股剑拔弩张之感,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吧,轻微于心中摇了摇头】

【这时,听见娘娘的话,又见宫女递来了四幅画,简单的四君子图跃然纸上,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便是文人雅士的典范,以此四物的歌颂也是数之不清,不论是诗词的赞美亦或是画,舞等等形式,均少不了此四物的出现】

【又听提及那月氏却是与我们题目不同,看来娘娘对她该是有别的想法吧。不过想着她的身份,应该也是不会落选的,罢了,她人如何,不是自己该多想的,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难题方是】

【又看了眼题目,此题看似简单,却若是真的如此简单,想必也不会在此刻娘娘用此四物来出题,所以这题如何答,确是得看自己如何度量了,倒是一时间没了思绪,不知该如何答,思索半晌,缓缓言道】

回娘娘,梅兰竹菊,速来乃是君子之典范,文人墨客无不对此四物赞颂有佳。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秋菊财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那么,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使人引为同道。

竹,轻而不佻,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批月辉露其窈窕,偎峭是显其清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然民女只是一弱质女流,做不到如此君子之范。确是喜欢竹不论置于何种处境,皆能适应环境,茁然成长。不管在怎样的条件下,守住本心,不忘初心,顺时顺势。

民女拙见,让娘娘见笑了。

【言罢,微一福礼,欠身退回】

司徒云意 发表于 2016-9-7 12:09:02

{听着月氏的话,朱唇一扬。她这一句句的倒是同蛮夷挂不上边的样子,抿了口茶水,继而听了其余秀女的话,才搁了茶盏,看向月氏,浅浅一笑,说着}

月氏说的倒是不错,倒是叫本宫刮目相看了,月氏这对大奡的了解还是甚多的;但....自古便有诗句描绘宫廷。月氏这纯真豪放,和这些的诗倒是截然相反呢;本宫记得一首诗为: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月氏便同本宫说说看,这诗字面上你又是如何了解的? 这宫廷若都是这样的,那月氏还想入宫?

{问完了月氏;便扫向其余几个秀女,缓缓道}

这自古有五常之道,想必各位秀女出自名门望族,自幼知晓通礼;那本宫便问问你们,这忠,孝,徳,礼,让,诚,谦,良,义;各位秀女更觉得哪个几个字更为自己所看重的?这入了宫是否又有变?

梁秀 发表于 2016-9-8 17:32:57

[听着其他人的回答,这月氏的题目与我等有不同,回答的却是这样出乎意料,不想短短几句,尽是夸了荣娘娘,真不知月氏本性如此还是为了今日殿选绞尽脑汁的费力讨好如此讨好有没有用,看看荣娘娘的表情就知道了。]

[再听其他秀女的回答,倒也不能评个对错出来,只是觉得霍氏虽瞧着单纯,心思却很明朗。再听沈氏和甄氏,既然是自古以来的四君子,岂能没有一点儿女子所能学习之处,坚韧,傲骨,这不过是一部分,难道荣娘娘只是让我们看着四君子说说罢了?若只是如此,今个又怎么会于大殿上问我等。]

[这些也不过是想想,到底如何有荣娘娘自有定夺,对于霍氏,多了几分喜欢,与之相交,总给人一种清爽明亮的感觉。]

[听着荣娘娘又问了一题,这几个字虽然都是平日里所见所闻,可今日问出来却给人多了几分思考,看似各个重要的几个字,这么比较起来还真是有点难度。想了想,看她们还在思考,继而又是第一个出来回答。]


回娘娘,娘娘所说这几个字,民女于女四书中读过,故民女以为,这几个字为德,孝,诚,谦,礼,让,忠,良,义。女子应以德为先,而后为侍奉父母既为孝,待人以诚方能以心换心,学习应有谦逊之心,遇人遇事礼让为上,思虑诸事应有忠而赤诚无私, 不论身在何处都应以善良为本,秉持心里的正义。可这些都是民女日常所接触事物的时序,并未仔细分其轻重先后。

娘娘这一问,民女才仔细想了,往常是民女思虑不周,倘若入宫自然事事以皇家为先,以大局为重,这便是忠于皇家;再有便是侍奉长辈,自古以来以孝为先,更有陛下与各位娘娘孝顺太后娘娘的佳话,民女以为孝应于忠之后;而后便是自身德行,言语处事得体;后宫之中,主子甚多,谦逊、礼让方能和睦,人心本善良,以本心诚信待人,以本心待事物。故而这几个字的顺序为忠,孝,德,谦,礼,让,良,诚,义。这些便是民女所认为。

不当之处悉听娘娘教诲。

[回答之后,才躬身一礼,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其他人的回答。每次都是第一个回答其实也挺好,免得回答的相似了徒惹尴尬。]

沈幼清 发表于 2016-9-8 20:17:24

【盏茶相碰,一声闷响。荣妃言辞凿凿,端一副宅心仁厚,字字句句想月氏之所想,及人之所及。话自有万千门道,却非我可尽数识清。两相对待,倒不知是幸,还是有心为其树敌。悬灯数十盏,熠熠之处却损不得她半分光芒,此般容貌,也无怪他人如此。】

【目及下,长睫半掩,缓音后是四人共答的题,与先前无二,凭君自选。此举可谓一视同仁,只细想下,说是敷衍也不算为过。五常之道,附于三纲,她避之不谈只另提九字,所指所谓,殿中众人想必自有乾坤。】

【不欲抢,只缄默等了梁氏首答,才缓步踏出恭声以礼。】禀荣妃娘娘,五常之道亦或是娘娘所言九字,皆是古今大才所结所著,民女才疏学浅,不敢妄评长短,分前论序。

若只言其重,民女私以为,许是该分时而论。女子在堂,敬重父母,九字理应重孝。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所行。然孝亦因人而变。爱敬尽于事亲,德教加于百姓,有刑施于四海,此乃天子之孝。在上不骄,满而不溢,保其社稷,和其民人,此为王爵之孝。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夙夜匪懈事一人,合乎臣子之孝。后二孝亦可谓之忠。

于民女言,以事父之心事母,其爱同,以事父之心侍君,其敬同。因而言,以孝侍君则忠,以敬侍长则顺。忠顺不失,侍君侍长,此为民女之孝,亦为民女九字择孝之缘故。

【忠,应是孝的延伸。孝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此才算孝。】

【阐明九字择孝缘由,又施一礼,始才回人第二问。】若民女有幸得以入宫,除却重忠孝,便是一诚字。

诚,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待人用之以诚,奉之真心,不言假,不逾矩,不鬼祟,不失信,方为真诚。言行皆以诚所待,不施诡计,不妄谗言,不行蛮举,此为恳诚。
宫中自有规矩束理,且众位娘娘治下有方实无我等多言之地,民女以为,唯有诚敬,方为本分。待君奉之以忠,待主奉之以诚,待长奉之以孝,此三字,乃民女所看重,亦是民女理应恪守之字。

民女拙见,言辞若有不当,还望娘娘宽恕。

【双手合拢按规矩又施一礼,方作结。】

霍锦✘ 发表于 2016-9-9 23:21:33

【众人答完题,娘娘单单只夸了莲姬。再次提到了莲姬豪放,总觉得女子被夸奖豪放怪怪的。而刚刚莲姬所答,怎么听着都像是在讨好荣妃娘娘,言语直白的就差将奉承二字说出来了。题目不同,得娘娘夸奖,又这般的能说会道,莲姬真的是自己那般所想的单纯吗】

【第二题莲姬的题目还是与我们不同,难道真得了娘娘的喜欢。毕竟对莲姬而言,三纲五常她未必懂。反倒是诗句对她而言来的更为简单些吧。如此的照顾,怕是有不少人要羡慕莲姬,嫉妒莲姬了】

【娘娘只提了五常,未说起三纲,觉得奇怪。但一想,五常之道本就是三纲延伸,五常之道来的更仔细。懂五常之道可不就懂三纲。荣妃娘娘出的题目都不难,只是看如何回答】

【第一个答题的还是秀秀,阿锦还真是佩服秀秀,心中很是崇拜。第一个答题,还答的那么好。平日里在家定是样样学的极好,反正肯定是比自己学的好。怪不得苏家有一个茂嫔,还送秀秀进宫】

【思绪许久,方才上前】

回荣妃娘娘。这九字,都是民女该学,该知,该懂的。若说看重,民女觉得九字都是极为重要。为人臣子应忠,为人子女应孝,为人妻者应德,与人相交应礼让,学子求学应谦诚,上位者而应良善,公正合理为仁义。

民女曾在《诗经》中读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等恩情,民女此生无以报答父母,只能以孝来待父母,望能报得一分。在家时,民女应以孝为先。

民女倘若有幸入宫,君为主、臣为从,忠君本就是伦理教条。民女应以忠为先,尽心尽力服侍陛下,忠于陛下。

德言容功,德为首。民女还当以德处之。幽闲贞静,柔顺温恭。与宫中姐妹和睦相处,谦让有礼。亦如刚才民女所说德行应以和为贵,以柔为美。

民女拙见,若有不当之处,望娘娘教诲。

甄妍 发表于 2016-9-10 00:19:08

【待得所有秀女答完,静静候着娘娘,只听得杯盏放置之声配着娘娘的声音,缓缓而起,月氏王女乃是我们这一届身份最是突出之人,娘娘格外关注也是不置可否,不过这月氏女倒是也特别,言谈举止间尽是对荣妃娘娘的崇拜赞美之意,到不知是真性情还是】

【待得娘娘将第二题缓缓言出,自己也无暇在思索其他,而是将题听完之后,静静思索着,却也不急回答,心中想着,自古以来,三纲五常便是女子该学之典范,而荣妃娘娘此题,非简单论述三纲五常,却又将五常延伸起来忠,孝,徳,礼,让,诚,谦,良,义,这每个字分开来看简单却又复杂。】

【思索良久,看着其他几位秀女都已答题,只于月氏王女与自己还未作答,左右观望一眼,缓缓上前,答到】

回娘娘,自古以来,三纲五常便是起着对人的规范作用,这些既是对君臣,父子,夫妻间的规范准则,又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民女以为,这九字不能分开逐一而看,而是彼此之间互有联系,非单一而看。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然“孝”并非愚孝,孝敬,孝敬,民女觉得敬之一字更是能突出孝,对父母长辈该敬,对后备谦让有礼,对君王国家忠,义,对朋友谦,诚,此乃人之典范,只是世人均有私心,虽对此九字理解容易,然要做到,确是非简单。民女不敢说对此九字能做到且做好哪几点,只是希望能以此九字为戒。不忘初心,不乱初心,恪守本心。

民女愚见,不当之处还望娘娘指正

【微一施礼,退回位置站好】

月莲姬 发表于 2016-9-10 10:09:42

-、【只看荣妃娘娘面浮浅笑脸色平和,心中向往之时又生了几丝羞赧,娘娘总言月国女子豪放,回忆自己那些姐妹的性子倒是比之粗犷些,莲姬也是活泼的性子,不过这里是大奡皇帝的皇宫,又怎能不顾礼节让荣妃娘娘见笑呢。】

-、【沉思间又闻那诗词,这便难坏了莲姬。若说些讨人喜欢的话还可以,只这诗词歌赋虽字面通俗,但其意却是大有文章。眼眸转了转,喃喃念出那几字,不确定道】

说起来,月氏不大懂作此诗词的人是出于何种意思呢?只觉这描述宫中生活凄苦,充满了一个“愁”字。可是月氏却觉得无论皇宫还是贫民百姓,所嫁所娶不都是如此风俗?就连月氏的父王与王兄侧室与姬妾众多,便一生未见过几次面的也是大有人在,可也不见有什么愁苦之色呐?

入宫得见皇帝陛下是天福恩赐,既得了这样的福气又何谈什么深锁一院愁呢,莫不是作诗的是个矫情之人,又想入宫还要日日求皇帝陛下恩赐,还想出宫抛头露面?

-、【面漏不屑,对此人嗤之以鼻】

就算百姓妻妾都遵循为夫为天的道理,怎敢言嫁人愁?况且宫中娘娘出自世家名门,举止仪态大家风范,众人聚在一起,时常说说笑笑,这日子过得不也快活吗?

月氏背井离乡入宫选妃,自然是心有惴惴,但月氏身为女子早晚都要嫁人,能入宫见皇帝陛下却是最大的荣光了,期盼还来不及呢,又怎能对皇宫避之唯恐不及?

-、【说道此处,俏皮眨了眨眼睛。继续道】

说道底,还不都在自己,愁与不愁只在一念间,何苦为难自己将日子过得愁苦,还不如日日快活着,便是活一天赚一天。

-、【甜甜一笑,唇边梨涡浅现】

月氏的见解让娘娘见笑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承安六年三月十二·云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