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梓薇
发表于 2015-6-30 17:58:13
【位在首,奈何人心叵测步步紧逼,我到底还是做了如今这般模样,我本也想清淡余生,不问世事,只两两不相关,只奈何后宫之地怎能留人清淡,只看着愈发不可收拾的混沌,纠葛成冷眼相向】
【进了殿内,才瞧了娴贵嫔早等在了那,她见了我自然请了安,我与其二人早不明言表,一些事心照不宣,她只管做了些什么,管了什么,位分亦是贵嫔,只要没起了这后宫的风波,不着了他人的耳目,我便亦是不闻不见,当好自己的皇后便是了。微侧首瞧了一眼,免了她的请安,两人先后入座,再扫过大殿见晗儿迟迟未来,便也知道她如何用心了,她既然有心,我何不成全了她】宣秀女进殿……
【我本与晗儿不该如此,怎也的如此生分,这个中缘由百思不得其解,但也过了些许年岁,我早习惯了她的高傲,不愿再低声迎合,亦再不想姐妹之情我用做卑微之态,大抵我们还是不合,才闹了如今这样的结果,眼底扫过一丝叹息,我终还是不忍待她太多苛刻,怎奈何晗儿狠下心来,比我想象中更要冷漠】
【她既早有心思于我不敬,我便让她与秀女同时进殿,亦好瞧瞧这般秀女又是如何。左不过是宠妃与权后,自是要她们权衡一下才是,亦好瞧瞧这位宠妃既百般恩宠一身,又是如何将我不放眼里?毕竟乃太后皇上之意,纵然她千般不愿,忤逆不敬之意到也是要收敛一二】
古之贞女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德,故能配君子以成其教。是故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
你们大多出自名门之后,文采学识自是不必多说,然女子修行必以《女德》《女训》为基本,尔等今日便同本宫说说,此番隽语你们如何理解?
【敛了笑,身侧靠后倚着,仔细的扫过每一个秀女的神情,似在等着一出好戏】
ps:每个人的点都不是一眼的~喵~,抓住某一个你觉得我可能会喜欢的点攻就好乐,本人就是喜欢不正常的,另类的,有自己想法的孩纸,酷爱来本宫床上233!!!
叶袭玉
发表于 2015-7-1 13:03:37
【立于大殿之上,行过大礼,却迟迟不见那高座之上女子开口,心下不解,亦不敢抬头相看,只得静静待她言语。】
【良久,方才听她启唇声音,清泠泠又雍容。开口便是试题,论及《女德》,《女训》,稍作缓气,安下心来。】
【见身侧秀女们且尚未答话,便沉了沉心气,上前一步。】
女者,德为先,清妄念;妇者,贤为先,事其君。
均之二者,为人妻妾,当崇德知贤,清明事理,处事以仁,孝亲敬长,方得与夫好;守节情不移,循礼性不改,明智明礼,以夫为纲,持家以俭,方得与夫同;逾礼不言,逾信不苟,逾节不为,侍夫尽心殚力,不怒,不躁,不怨,不妒,方得与夫相濡。
【言罢,作礼相上。】
此乃民女陋见。
凌月安✘
发表于 2015-7-5 13:35:39
【上座问完,便有人出列答话,半垂头听着,眼皮忍不住一跳。在家中时自然不曾少学这女四书,而后于容教坊中,也曾听夫子做了不少注解,然则我却不大上心,这会子听着脑仁都疼。】
【听着前头秀女施施然说完了,心想着不如早早说了也好舒心,便上前了一步,启唇道】
民女以为,修身之道,德性先习。德原为天然所秉,承后之教习而生异,是以应重德。习德者,仁存本心,以义为则,智而相度,信为其基,礼以规之。然侍奉君上,则与常不同,更添循矩而不逾,存羡而不留怨,怀才而不巧辩
【开始说时倒还依着夫子所教而言,到后头却有些偏了,话已出口,便只得顺着往下说道】
循规蹈矩,不僭越本分,是为妃妾之德。古来圣贤皆告之后人戒妒,然羡深存于心,因怨而化之为妒,遂窃以为,女可存羡习之,而改自身,却不可留怨于心,酿而成妒。俗语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然则此语乃诫女应重德,而非弃才,是以女子应怀才而不可移心性以诡辩。
【言毕,便行了一礼,退回列中。】
虞子衿
发表于 2015-7-5 14:32:11
回娘娘。
女子皆该具备品德,从古至今皆为如此。
【待前边二位回答好,我才缓缓开口。接着言】
自古以来,女子,才,德,容最为重要。然貌美,父母所给,无法更变。所以修缮内心之美,言行端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民女一直视为首要。
【说完,回到了原位】
萧南音✘
发表于 2015-7-7 17:20:28
【偷偷的看了看上面端坐着的三位娘娘,各有千秋。那份华贵可是人人羡慕不已,只是感觉各位娘娘脸上都带着异样,也许是三年一次的殿选,他们已然厌烦了。】
【恭敬的站在那里,听着皇后娘娘开口,问到《女则》《女训》,皱了皱眉,这些东西虽然也是瞧过,可自己总是不喜看书,对这些也就不大研究,只听过教习坊的嬷嬷说起过,这些都是讲女子品行德行道理的书,这句的意思,若是话意上来理解,那就是要有品德就好了。】
【可现在,皇后娘娘问了起来,这才想了想,已然有秀女上前回答,听着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只是虽然这些都是妇人应该遵循的道理,可后宫应该并非如此。】
【咬了咬唇,也不知我这样说对不对,看秀女没几个人了,这才上前,带着心中的忐忑道】
回皇后娘娘,民女以为,女子成为人妇,皆该遵循妇人之道。首先要心无杂念,淳朴为正。其次才是修养自己的涵养德行。
若是普通妇人家,便只需要相夫教子,经营起家中事务,不论从言行还是举止,都应以顾虑周全而思虑。可若是有幸进入宫闱,便只需做好本分,上有皇后娘娘及各位娘娘操持,我等仅需悉心听从娘娘教诲。
【娘说了,听话的人才会招人喜欢,上有皇后娘娘和那么多娘娘,修养品性,效仿贤明,似乎于我无关。这句话的解释娘娘又怎么会不懂,可娘娘的教诲,不仅有妇人之道,还有那宫规礼仪等等。】
权若昕✘
发表于 2015-7-8 18:25:06
【大殿之上众人屏息,只听高位上女子开口字字珠玑道来,只听得是徐皇后的《内训》之句,若昕还未细想,就听后问如何理解】
【其中提了女子修行基本是《女德》、《女训》,倒不是提到在家所学的女四书,此两篇基本,让她有些不解】
【这《女训》难道是万金家书中的那篇内容?至于另一个她实在想不明白,看来自己所读还是及不上皇后娘娘的,一想,对自己这回答也犯了愁,紧张起来】
【她原本还有些紧张,不敢冒然上前回答,就见其中四位秀女一一上前答了】
【在不答怕是要落了后,忙鼓起勇气,上前,行礼,道】
皇后娘娘所言之句出自明成祖徐皇后的《内训》一书,其中的意思也不需臣女多言
【接着又继续说】
臣女以为,为女子者,需有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工,不必技巧过人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犬于人,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宾客。德行兼备,为女子之大节。
修身正己需要谨慎行事,一动一静,言行举止,都需合乎规矩礼仪,有好的德行的人必定有好的语言,因言为心声。
以上为臣女之鄙见,权作皇后娘娘及两位娘娘笑谈
【躬身拜,而后回原位】
麻善儿✘
发表于 2015-7-8 19:07:01
[思了会儿,可不记得有这书呀。又听着那五位秀女已然回答好,深吸了口气,朱唇轻启]
回皇后娘娘,民女认为,从古至今,女子的三从四德皆是每个女子应该具备的。
琴棋书画虽不能样样精通,却也都得学得略通。
自古以来,女子言,行,容皆是要淑女,方可称得上闺秀。
[稍作一顿,接着说道]
若是有幸入宫,自该除了那些外,更该听从娘娘教诲,尽心伺候陛下。
民女愚钝。
[罢。回了原位]
玄芮✘
发表于 2015-7-8 23:26:55
【云意殿内的熏香仿佛在寒气的滋润下散发愈加馥郁的浓香,炉内的炭火扑哧扑哧响,就像烈酒一般扰人心绪,恍惚着想起数年前的自己,茫然,无措。转眼竟熬了这些年岁,好在诸事无恙。嘴唇边忽地不自觉淡淡地笑,向入殿的皇后规矩行礼,亦不去管薄氏如何作为,皇后如何作应】
【秀女入内,粉白黛绿,一幅一幅娇憨可人的模样。看在眼里,轻笑在心内。好似,这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好颜色】
【因殿内暖温弃了手炉,安静的托着茶盏听皇后问题。上好的梅子青瓷身,釉色晶莹纯净,宛如翡翠,握在手中,装的是热茶,温润的感觉指间蔓生起来。浅浅饮下,漫不经心地闻下首女子们答题,都是表面文章,陈词滥调罢了,今儿在这大颂女子贤德,文淑尔雅,尔后便换了面容,耍起心机来哪顾女诫所言】
【垂眸掩下几分讥讽,再抬头时,知道是自己探问,向皇后施礼后。手肘随手撂下桌上,以手托腮,腕子上环玉镯殷红如血,衬在脸侧,脸颊隐隐如架上的白蔷薇,失血色般,只轻轻笑】
皇后既考此问,想来希望诸位也能如今日所言,做到贞静幽闲,端庄诚一,以德为本。
【左手放置于右腿,即便累了坐的依旧笔直,端庄却越发苍白的模样。过了好一阵子,方勾起一边唇角,眼睫不胜疲倦似地微微翕动,声音低如耳语】
诸位皆言及女子大节,本宫想听听你们对秦宣太后如何想法,对“临朝称制”四字又是如何想法
权若昕✘
发表于 2015-7-9 11:30:29
【静立于大殿之上,众秀女之列,耳听得上位娴贵嫔轻言出声】
【言及对秦宣太后看法,以及对“临朝称制”的想法】
【初听她还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问的是真有问的意思?亦或是要考验这一众秀女,有些看不明白】
【反正都是走这么一遭了,思来想去,这左右不过都是不好选的,不如选个利害少的,起码自保不是】
【出列,行礼,而后道】
请娴贵嫔恕罪
臣女为一介布衣,秦宣太后虽已西去多年,也不是我朝太后,但毕竟归为太后,臣女粗粗一介布衣,怎敢妄加评论,对先人不敬
至于“临朝称制”此举乃是皇帝年幼,太后代表幼主意志,行使职权之无奈不得已之举,而我朝现皇帝年少有为,正是励精图治,实行政策之时,臣女实在不敢多言,引得冲撞皇上之言
【一番话,好像自己是把这娴贵嫔给得罪了,但她实在是无奈之举,怕被人说冲撞皇室,真要是这样,自己这罪过可大了】
【说完,对上位三人一一行礼后,退回原位】
虞子衿
发表于 2015-7-9 11:32:34
[听到娴贵嫔的题目,先是一愣。之后听了权若昕的回答,站出,言]
民女愚钝,不曾读过这类书籍。
但民女听父亲祖母提过,认为秦宣太后有胆识,有智慧。敢作为。民女以为,民女只为普通女子,做好三从四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