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思漪✘ 发表于 2015-4-7 00:46:08

【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女子芳华汇之一殿,语音泠泠自是动人。顿闻“女子无才便是德”一句甚为哑然,竟是一时难以回神。轻蹙娥眉而思,轻抿丹唇而虑,甚为无绪】

【柔荑交叠置于腹前,臻首微晗而聆伊人言语。纪氏无所畏惧迎面而答,落落大方,念初字字珠玑无可挑剔。二人皆同自己一般出身世家名门,自是不可落于人后。】

【思忖片刻,阖翦水双瞳不过一瞬,复又明眸,眸自清澈淡然,曳裙而上端庄坦然。】

回娘娘话。陈眉公有言: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而生“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言。民女私认为,眉公乃至后世所悟皆因忧虑女子读曲本小说而误入邪道,乱心乱家,而并非将目光着眼于女子读贤文善书之益。

【稍顿,傲然立于殿中,泠泠言语】

民女以为所谓“才”者并非单是会识字讲理,更是能择优而阅择善而从,加以熏陶,加以明身,宜其室家。
善为此者,便是有德。自是能知何事该为,该如何为,何言能说,该如何说,何话该从,该如何从,此为贤德贤淑,自有一颗明心善心。能以清闲贞静为礼,以谨顺指点不以冒然为礼,以安受本分为礼,以卑恭巧柔为礼,以端庄稳重若水平秋为礼。本着慧眼之分,本着雅择之分,本着安然之分,本着毋丧之分,本着坦然之分。更能秉承“三从四德” 。倘若单识几字而不知如何学以修身养性便如是乡间民妇,为小事所累,为小事所扰,无能谦和无能释然,便终是无法和睦夫家,和睦邻里,终为世人所言者便无德行。

【掌心冷冷,但仍面不改色,丹唇启而温言而续】

班昭《女诫》有言: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便是此理。女子有才,能静心和,能平琐事。女子有才能宜室宜家,和睦安宁。女子有才便知明大体识大理懂情理。故而,女子因才而德。

民女拙见,娘娘累耳一闻,若有冒犯之言还望娘娘见谅

【言罢,福身行礼,袖间暗香拂去些许不宁,自若淡然而退归本位,静待后者如何评说】

温柔✘ 发表于 2015-4-7 13:16:35

【听闻皇后娘娘所问“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世人眼光不同,自然解释想法也不尽相同,那姜氏总是来卖弄自己的学问,书上的学问倒是懂得不少,可似乎忘了她方才才说了女子德行,我看也只是说着好听,却半点都做不到,还在这里说什么世人都是错的,这样的女子,只怕入了宫后更要卖弄了。】

【听了前几位说的,这无才有才又如何,只要是尽心便是最好不是么。娘说,不论女子身在哪里,便就是落地生根,就要尽心。这才是女子的一世不是么。】

【可如今,皇后娘娘要问这个,是让我不知如何说才好,想了想,谁知他们都已然回答了,这殿里似乎就只有我还没有回答,有些急了,便上前道】

回皇后娘娘,民女以为,此“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论是说学识还是才辩,都只是前人所想,前人所言所想,与我们只是借鉴而非真理。

如今,我朝女子入仕不在少数,学识才辩都不输男儿,可德行也不曾少过半分,故民女以为,不论有才无才,亦或是有德无德,便都是只人心作祟,只要端正自己的心,便是德才兼备。

民女拙见,冒犯之处请皇后娘娘宽宏。

【虽不及他们长篇大论,却是想了许久所言,而后立于当处。】

容微雨 发表于 2015-4-8 15:36:12

【静静伫于一旁听着皇后娘娘的话语,留神她的一字一言,而后便是这场选秀的第一道考题了,攥了攥手中的帕子,旋即又松了松手】

【即便再怎样紧张该来的始终要来何必如此顾及结果,左不过便是再回家中自行婚配】

【眼见各位闺秀依次回了皇后娘娘的问话,待到自己时,恭敬上前一步行礼道】

回皇后娘娘的话,小女以为,古人之话总有其道理所在,然咱们后人又不可照本宣科,依着古人的话去做,各朝代自有其变数,万物也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话,小女并不认同。

【言及此处便是一顿,前面几位已然将平日书本所学说尽,只是这皇后娘娘今日又不是来考我们平日读书用功是否,何必依着书本里作答。瞧了一眼姜姐姐,未曾想她也是个死板的】

依娘娘所说,观之我朝便已经开了女子恩科,由此看来,此话便已出现纰漏。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中“德”之一字乃是关键。若非有才,如何能够贤德,便观皇后娘娘便是贤德之人,定当饱读诗书,而“无才”难道说的便是女子不该饱读诗书么?小女以为这便是此话出现的最大纰漏。

【言毕,复行一礼,才后退一步归于原位】

墨梓薇 发表于 2015-4-9 18:07:03

【“女子无才便是德”本应也是上一句该有着这样一句:男子有德便是才。这纪秀女虽然知道这一句却也说的偏了许多。此句本意本也是女子以德行为主,而其中的便确切来说应该是“辩”,而非贬辱女人不能有才干,只是相对而言,希望女子少些言论将才学掩盖罢了。此女虽以姑姑做例,然国事家事不可两全既是对男女之偏见之深】

以纪秀女之言,便是觉得女子不如男了,只女子在朝为官便国事家事难以两全,为何历代男子在朝为官便没了这样的观念,此举可是漠视先祖皇帝之意,暗指先祖皇帝之策的败举?再者来言,你以妇道德行为先,信以为天家绵延子嗣,本宫便来问你,倘若他日你一朝为妃,必然秉承龙恩有幸为皇家绵延子嗣,若你子嗣牵连前朝必有一损,你该如何取舍?

【若她放弃自己性命以保皇嗣,便是嫔妃自戕,此乃是大罪,必然祸及家门满诛,若她回答为前朝保舍其皇嗣,便与她自说“妇德”背道而驰,身为贤妻良母损其子伤其身,必为失责,如今我到想瞧瞧这巧言善变的女子该如何答我】

【待其话音才落,一侧秀女飘然起身,款款作答,仔细打量才瞧出了原是那位姜家小姐,只静看她到想听听她口中又能说出怎般不同的见解,又像瞧瞧又能是怎样的好戏】

【半眯了眼去瞧这似烈似柔的春光,竟带了一丝好心情,只待她说完,不禁心中暗笑,险些笑出声来,毫不吝啬嘴角的笑意,继而问其】姜采女到是将本宫所说之意理解的通透,想必自是家中多有教导了,只是言语间到似有些针对纪秀女所言所说

【言罢,再去瞧了她们的脸色,映着春日阳光,竟不如先前般的那般好看了,淡淡的笑道】本宫说的玩笑的话,本想着让你们不必太过紧张拘谨了,你们且不必太过认真了。

姜秀女所言,“妇女须能,以和为贵。孝顺为尊。”敢问一句,这后宫该以谁问尊?这后宫又如何以和为贵?倘若你以一人得专宠,你将如何权衡后宫?

(我到是想听听这姜秀女又该怎么答出这所出所问,又是将我这皇后摆在怎样的位置上)

【遂将身子靠于椅背,把玩指套,选秀才刚开始,这两位秀女便早已不对付,虽是枪打出头鸟,只不过这姜氏打的似乎太厉害,指不定纪氏日后记在心了。今年新晋的秀女到是有些看头,不比我们那次,多少顾忌着在王府的日子,亦顾忌些皇帝】

【那百姓女子回答虽简单,到也句句在理,先祖皇帝开赏恩德,准女子入仕,开私塾收女子为徒,若非不然,如今朝廷又该是别样的景象】

温秀女言简意赅到教本宫竟一时不知问些什么好了,这般聪慧殊不知若进了这后宫又要何等了得。老人常言:人心叵测,步步惊心,若如你所言“人心作祟,端正己心”,你又如何分辨这德才兼备,心之善恶本就无从分辨,只怕是漂亮的空话而已。古有妹喜自是绝色佳黛,然心存不善,霍乱后宫,以致夏亡,你所谓端正己心,又是教人如何信服?这人心摆于何位,谁人又知晓?

【清风山庄果然教出了才女,百里这孩子自是读了不少书籍,竟也记得陈眉公所言全文,到是教我讶异不少,只可惜如此卖弄,不知前面作答过的秀女又是如何想她了,后宫本也无情是非之地】既百里秀女提到“三从四德”想必自是蹈矩践墨,未曾逾越,那本宫便问问你此次进宫可是你父亲的意思?亦或是,你自己执意而为?那本宫到很是好奇,你何因进宫,可愿说与本宫听听?

【三从四德本因人而异,从之有法,而非盲从,古人所以出“三从”乃以孝、德、责,三点而出,只怕她若回答不妥,我必然根究到底了】

【后起秀女不急不躁,然对我所出之言未免理解偏差,今日之问本在德之考量,自也是不必太在意她的回话,只她口中以我做例,到教我略为惊讶,鲜少有人敢于殿选之日以嫔妃做例,此为险棋,如若施展不利,用之不当,想必成为肉中钉眼中刺,再无出头之日了】容秀女既然以本宫做例,本宫到想问问你,你将自己置于何位?你将这后宫嫔妃置于何位?可将本宫这皇后放于眼里?你此番做法可是家中父母所教?教你有悖伦理仪态,教你目无尊法,教你胆大妄为?


纪蓁蓁✘ 发表于 2015-4-10 19:43:09

【先头听着那姜氏做答,话语间多有隐喻,即便是再无脑之人也知道那是针对自个儿呢,心头一阵儿好笑,莫不是所有人都当我那般蠢笨么?区区口舌之争不过意气一时罢了,归根究底,还是“实实在在”的好】

【不是不知道自己所行乃兵行险招,只是倒不知这皇后竟也是个愚笨的,只顾着给我等下马威,却是全然听不得我等的话了,且不说我不曾不敬先帝,言语间更有推崇之意,却不料过了一人口便生生掉了个个儿,倒是真真尝了一遍有口说不得的滋味。如此一想着,便对原先还有些敬重的皇后生出了几分轻蔑,不过又是一妒妇罢了】

【思及此,面上仍是一派恭顺模样,心底却是打定了主意,站队一事还是暂且再议罢】

【往前迈了一步,丝毫不为其威仪所骇,行了礼不卑不亢答曰】

娘娘此言差矣,民女敬佩先帝爷大义,解女子百年闺禁,怎会质疑先帝?

【此言即是暗示其断章取义了】

至于娘娘所言“女子不如男”,民女确实是如此认为的。大抵是民女见识短浅,单以人力论,平日里只见寻常男子可只手提重物,寻常女子却是手无缚鸡之力;单以人论,女子生有陈姬之疾,行军打战多有不便,易为人所寻;若以智论,或可比肩。然者,自古婚嫁,为何均为女嫁男娶,此或为世俗,却盖因女子生育之功。

【一言既出,自然是得罪了不少自视甚高的女子,不过这又如何?总归,我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不是么?唇边勾起一弯弧度,复言】

娘娘一问:缘何男子可家国两全,而女子不能,民女亦有一问,为何女子梦熊有兆而男子不可?孕中十月,月中四月,然一年不过十二月,孕中头三月最为险要,后三月最为艰辛,敢问娘娘,我朝可有孕中女子上朝听政先例?可有月中女子上朝先例?

【若是有,那便是天大的笑话!女子产子,尚且有迂腐之人称产房为血污之地,男子不可擅入,更何况是那光明威严的朝堂!便是皇帝允了,言官亦不会允!】

民女自问无才,所学有限,所言有所偏颇,不过世俗之见罢了,若非方才姜秀女提及,大概民女至死也是不知其言真意的。如此,倒还要谢谢姜秀女

【说着,果真朝姜秀女笑了笑,接着言道】

娘娘问民女的话民女答不出,民女尚未为人母,不可真切体会慈母之心,只民女心中谨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若民女有幸成妃,民女便不必忧心此事了,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有龙气庇佑,万岁千秋

【言下之意已然分明,自然也有隐喻皇后心大了的意思,我便不信了,选秀如此大的事,皇上能没有一个耳目么?那可是天子!故而,此言一方面夸了当朝帝皇乃真龙天子,在其治下不论前朝后宫俱是一派和谐的。一方面也是的点出了自己绝不干政的意思,更将自己小女人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出嫁从夫,既然入了宫便当以陛下为先,即便孩儿同前朝矛盾,亦坚信陛下能够完美解决,夫为尊,当如是。至于“夫死从子”,呵,我便不信皇后竟有这般大的胆子,敢咒陛下了!毕竟,我可是说“万岁千秋”的呢~】

容微雨 发表于 2015-4-11 21:12:39

【听了皇后娘娘的一席话,垂下眼眸暗里观察其余几名秀女神色,眼见纪氏做了出头鸟,只听她说得带着愤慨,竟是有些挑战皇后威严的意思,心下暗暗吃惊却并不做声色】

【后又听皇后对自己的步步逼问,脑中思绪万千,虽也是有些着急但前头有纪氏打头,自己也不着急了,缓了缓心神尽快组织语言,上前行一礼,面不改色道】

依皇后娘娘之见,约莫是民女所说有错了,民女拙见若是令皇后娘娘不悦民女这厢便给娘娘道歉……

【又听得皇后提到父母,暗自皱眉,皇后年纪并不比自己大多少,如今在这大殿之上如此暗指明讽自己没有教养,在自己看来不仅失了自己身份还有些强词夺理,按捺心中不忿,又继续说道】

民女所识所见比之百里小姐和姜小姐实在浅薄,不过民女所说实乃心中所想,若是连自己的思想也要靠父母长辈灌输未免太过麻木,而若是所说又全取自于书本再加上一些类似于解说的“想法”,恕民女不敢苟同。虽民女所言与娘娘所问有偏差,但娘娘也不必怒及家父家母。

【一段话说下来稍作停顿,抿抿唇又道】

方才以娘娘作比是民女大胆,并无藐视娘娘之意,娘娘为凤,民女岂敢直视?民女仅仅庶民更无盘桓之意,自然不敢放肆,断不敢在这大殿之上评论后宫。

【按这皇后的意思约莫是要给我们这几位秀女几分颜色瞧瞧的,谁料那纪氏着实是个胆大的,自己自然不敢同她一般公然对峙皇后,到自己也不是个软柿子,任由皇后拿捏】

而娘娘所说“有悖伦理仪态”“目无尊法”“胆大妄为”民女更是不敢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民女依旧记得还是先帝在位时期,有一年选秀,那已逝的兰陵王妃娘家的姑娘曾当着永安皇后的面说过,当即便被发还本家。可见连永安皇后也不认同此话。民女只知道,民女所说并无逾矩,而纪小姐所言才更但得起娘娘这几个词吧。

【那纪氏所说将女子摆在么最低位置着实让自己看不顺眼,冷眼看了她一眼便朝皇后行了一礼退回原位】

百里思漪✘ 发表于 2015-4-13 23:49:04

【敛了神色静听皇后娘娘字如落珠般询问在场的女子,亦是刁难亦是平淡,所谓母仪天下喜怒无常皆是如此吧。】

【聆听得询问自己的话语,原是个寻常之问,只是在这场上问出便是别有深意的。心如七窍玲珑,待得前头几人不卑不亢般回答了问题后,再是沉默不得。】

【擒一抹私有若无的淡淡笑意,款步上前,躬身垂首,不疾不徐的道来。】

回娘娘的话。所谓三从便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古来自是无人可得逃离违背的,如今民女自是无敢悖离的。自然,如若有幸,这后两从自是无需民女忧虑,正如纪氏秀女所言,皇上乃是承天景命,为真龙天子,自是万岁安康的。

【稍顿,敛眸续言】

家父代掌一族之事,自是心为宗族,心为家人,闻得消息,百般思虑之下便是有心择一百里氏女子入宫,然家中众姊妹尚是年幼,无以知晓如何顺三从,秉四德。家父日夜忧心便是茶饭不思寝难安眠百般踌躇。

【定了心神,水袖之下盈盈拳握,复言】

民女不才,但所谓父女连心,故而自是知晓家父心病所在,方才决与父长谈。为人子女者,自是该思虑如何为父母分忧,令父母安乐。民女入宫,了却家父的为难,替父卸下那诸多的无奈,可安享天年,此为孝,顺遂父愿。
民女自幼习得如何正身立本,稳重持礼。慈母端庄贤淑对民女影响甚深,故这第二缘由便是想着民女虽非长姊但亦有责任去指点众妹,令长辈们得以安乐度日,以德以孝以贤使得姊妹明事理,懂处世,此为责,亦分父忧。此为德,教育姊妹,又承四德之意。

【心下愈发沉稳,知晓这番坦诚便是难得高雅之称,但百里氏女子素日坦言自是不愿虚假度日】

家父百般嘱咐民女该如何待人接世,如何上善若水安之若素,如何秉顺三从四德,如何安守本分,字句关切,字句宛如重托,民女承未嫁从父之本,尽数听得。
民女顽愚,但烦娘娘累耳一闻

【言罢,行礼后从容而退,自是有着世家女子的一股傲气,虽未曾如纪氏一般胆识过人,但有时静观事态亦是佳策】

【古来女子三从四德秉顺不一,入宫缘由自也是复杂难解,昔有班姬入宫替父承命,以贤良淑德为人称颂,倒也不负一世柔顺良善之称。无那门楣光宗之重压,无那荣华富贵之追逐,无那前朝后庭之纠葛,便也是显得缘由简单,无所挂念,倒也甚好】

姜念初 发表于 2015-4-15 00:44:05

【雕花木牖被风吹开一丝细缝,三月的柔风便顺着窗缝闯入,呼啸了整个大殿。暖风吹拂肩背瞬逝,却无半分暖意。大殿之上静可闻针落,唯座上之人慵懒出言,语声柔缓似漫不经心般点评众人之言,辞间言意却令人心悸,一字一句皆可诛心。】

【敛眸垂首,素手平置腹前掩于衣袂之中,十指交错,指尖冰凉,骨间隐隐泛着些许苍白。侧耳闻人三言两语便将己意曲解,化无意于有意。思及前事,自言不过就事论事,浅谈句辞理解之法,却生生被曲解为针对他人所言,寥寥数语便令人弃友立敌,手段果真狠决。】

【凤眸赞赏之意转瞬而逝,心下暗自倾叹皇后手段果真不凡。赞叹之余忽忆起此人乃用计于己身,不免窘迫当场。敛眸掩去羞悔之意,心绪平稳复抬眸暗自窥视人容貌,恩,倒是个美人。】

【言初歇,已有秀女步出,转眸瞧清人面容复浅阖双眸静听人应答之辞。举止端庄言辞却令人心下大骇。一番独特见解倾吐,倒令己对其改观七分。原猜想这纪氏是那随波逐流之人,现下思来,却是自个儿错瞧了人。长篇而下忽听人提及自己,双眸轻抬目及佳人,只瞧得人满面笑容,当下眉眼双弯,浅笑相对,算是回礼。】

【待人回毕正欲依次答言,却见照影步出,思虑一二,也不急着抢言,又等了几位秀女回毕,方缓缓踏步出列,福身一礼,启声出言。】

皇后娘娘所言,着实令臣女惶恐。
臣女委实无针对他人之意。只臣女口拙,言有不当之处还望见谅。

【言此转眸对纪氏浅笑颔首,以示歉意。复回眸淡然而立,浅黛长舒,缓声应答。】

至于皇后娘娘所询,臣女私以为此言实难一概而论,先前所言不过就事论事,浅谈“女子德才”见解,而“妇女须能,以和为贵,孝顺为尊”一句,乃是寻常百姓家之处家之法,此家乃为小家,自不能与天子之家相提并论。因而此理用于皇家可用之处十之有三足矣。

【缓了气息,清声续言。】

泱泱大奡素来重礼,若依礼而言,皇后者,坤极矣,母仪天下也,自是尊贵。况《周礼·天宫内宰》曾曰,王后帅六宫之人。简言之,则曰皇后为众妃之主,后宫之中自当以后为尊。至于如何以和为贵,臣女以为,若后宫之人皆居其位,行其事,少行僭越乱法之举,定能使后宫安宁。
《女诫》上言,礼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臣女私以为,此教道用于后宫相处之道颇为适宜。况宫闱法规有则,按规行事,不徇私情,不罔私义,进退有度,可使得上下皆合,安定平和。若得上下合乐,摒弃是非,此莫不称之为贵?

【言此忽忆起皇后假设之言,敛裾跪地叩首行大礼,清冷声音响彻大殿,卑亢有度,尽显恭敬之意。】

至于专宠之言,臣女实为恐慌。陛下英明神武贤明持重,自是不会行专宠之事,再者皇后娘娘贤良端淑,定能使后宫上下祥和万事公平。如此而言,又怎会出现专宠之象。是故臣女委实不明专宠之事,权衡之言,还望娘娘恕罪。

此臣女粗鄙浅见,不当之处,让皇后娘娘见笑。

【言毕俯首又叩一礼,缓身站立退回列中,垂首掩去眸中笑意,鼻口观心静默待余秀女次回。】

温柔✘ 发表于 2015-4-15 12:35:50

【回答之后,便立在那里,等着皇后娘娘继续问第二题,可谁知她对我们作答倒是一一点评了一番。这真是个心细如丝的女子,若不然怎么会对每个人的回答都记得如此清楚丝毫不差。这日后若入了宫,只怕是那细微都要入皇后眼里,这才觉得后宫原来如此叫人难以轻松。】

【有些想念家中的父母,想念家中那轻松的氛围。只是我已然走出了这一步,便没有回头的路了,只因家中予我太多的希冀,比起这寸步难行的后宫,我更怕的是看到她们对我失望的眼神。想到此,更是定了心去思虑皇后的问话】

【本就对那长篇大论的听得云里雾里,这一一对问,更是不知他人所云,只觉这大殿内气氛异常的尴尬,皇后的言语,似是有心责问一般。倒是让人有种错觉,想我们这些秀女都出了岔子别进宫了才好,若不然有怎会如此刁难人。】

【皇后问我,端正己心何人知晓。这端正本就是自己的人心所向,又何须告知他人,让他人知晓,那若道出与他人告知,岂不做作?可面对皇后,有无法如此之说,只觉此问,让我无言以对。】

【再说之前皇后所问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若人心善恶无从分辨,又与有才无才,有德无德何干?只得听听别的秀女的言说,最后方出列言】

回皇后娘娘话,皇后娘娘所问如何教人信服,民女以为己身安分守己,便是对自己的交代。如娘娘所言,人心善恶本就无从分辨,可心存善德之人,言谈举止都足以显出其贤德。民间百姓皆颂扬圣上圣明,太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贤德。无须刻意夸词,众人皆晓。

民女以为,做好己身,便不需告知他人,也会被知晓,即便不被知晓,也对自己而言是问心无愧。

【德行自在人心,我不过区区民女,何意心思了解他人如何,只能从言行举止看出,若觉此还是空话,便真是无言以对。人心本就是自己的,即便不端,也无人能劝说。与其钻研他人如何,不如安分守己做好自己。】

曾媛儿 发表于 2015-4-17 10:58:20

【以前跟着宁主子,亦观摩过殿选。此次跟随皇后娘娘,虽已不再新鲜,可此次殿选毕竟是新皇登基头一次殿试,秀女们都是精挑细选的,极为出众】

【而皇后娘娘淡然处之,更令己钦佩。只是以后想要驾驭这底下之人,怕是不易,自己亦需好好磨砺一番】

【自是明白要给足皇后娘娘面子,以示娘娘威仪。近前,行礼,皇后娘娘只是会意的点了点头,便回身冲众秀女道】

娘娘有旨!
此次殿选结束,各位小主退下静候佳音!

【众秀女行礼谢恩,早搀着娘娘回宫不提】

==============殿选结==================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武德三年选秀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