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宫】骀荡殿:承风殿
================隆安十六年冬末================【给母后母妃请完安,母妃道是天气冷,让自己早些回明光宫。虽然母妃这话是关心自己,却也让自己有些不开心,好像母妃不愿意看到自己似的。但是还是乖乖回了明光宫。】
【往延熙府去,却看到三皇兄的屋子好像开着,想了想转了脚步,往濯缨府里走去。】
三皇兄,你在吗?
【宫人们都在传,三皇兄跟四皇兄过了年就会封王搬出宫去了。兄弟就四个,太子哥住在东宫,甚少来这边,能陪自己玩得就只有三皇兄跟四皇兄了。这下,一过年,两个皇兄都走了,这骀荡殿就剩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数九寒天惯将户牖紧闭,银炭吐暖,久圄室中燥热困怠,无心习读经史。恰逢回暖之日,天朗气清,便令宫人大敞门窗,通风换气,大有神清气爽之感。】
【手握一卷《申鉴》凭窗翻阅,抬眼却见轩窗外三两螺髻宫娥于红梅间裁枝剪叶,掩映生姿,如仕女图中描出的一般,不觉看出了神,直至祈轩声音从院里传来,撂下书卷走入正堂道】
刚看完书,6弟比平日回得早了。 【入了内,稍稍暖和些。便撤了外头的大衣,让小夏子拿着。三皇兄似在内室,少顷才出现。明明也才大了自己两岁,为何总是觉得自己在他面前就是个小孩子。】
是啊。。母妃说天冷了,让我早些回来,省得生病。。
三哥方才在作甚?难得见到三哥在呢。。
【往常,三哥定不会在明光宫的。至少,自己甚少看到过他。听小夏子说,皇兄们都被母后接去跟着太傅学书了,自己也曾羡慕过,但是后来想想,觉得自己还小,没必要学那么多的。现在这样,挺好的。】 【是日先生休沐出谒,窗课尽免,得以于明光宫宽闲两日。轩弟有静母妃疼惜,又受中宫照拂,自幼颖悟,故除却四书,侍讲所授精要不烦,所为幸事。】
尚未入春,轩弟当仔细身体。
潦草看完半章杂言,远无窗景惹眼。难得你来,里头暖和,进去略坐何如? 【点了点头,自然会听话仔细生病的。又听三哥相邀,再次点了点头。】
恩。。那就让皇弟我蹭一蹭三哥这儿的暖意,打搅三哥了。。嘻嘻。。
【随着三哥入了内里,确实是比之外头暖和不少。寻了位子坐下,四处看着。三哥虽是平素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并未太多,但毕竟是兄长,对自己的关爱还是能感受到的。】
【坐下片刻,想起近日在宫中听闻的消息。】
三哥,过了年,你是不是就要离开皇宫,去封地了? 无妨,濯缨府门可罗雀,我却早听厌了枝头啾唧鸣啭。
【素日静居不闻跫音,未免教人意觉疏远,实我所不愿。今即远行,相比轩弟业已听闻宫内传言,虽圣旨未落,上意已决,心有不舍而圣意难违。】
【坐罢设茶,室内岑寂,只闻阶下宫婢跪坐点茶微声。许是因过久未行待客之礼,睇她运筅手法略显生澁,观茶后付之一叹,遣她回尚食局重新练过。待岫岚奉茶予二人,点头答之言】
大抵如此,先生曾谓“年少当远游”,但恐这样一来兄弟更难相见共叙。 【话语间,濯缨府的宫婢备茶而来。虽是不见什么大错,但一看便知生疏了。皱了皱眉,没想到不止自己那里的宫婢偷懒成性,三哥这儿的也不落后啊。改日去向母后请安时,定要同母后说的。】
【未再去计较,听闻三哥之言,顿生伤感。兄弟本就少,如今三哥四哥皆要离开。偌大的明光宫,真的就剩自己一人。】
三哥,我也当快要封王出宫的。。彼时,我去探你。。你我兄弟定会有再会之时。。
不过,三哥,你是去的哪儿?我虽有听闻说三哥四哥要封王出宫,却不知你们的去处。。 【依圣意我必不会留滞京城,然具体去向还未成定论。】
轩弟较兄弟几个年纪尚轻,父皇母后自会为轩弟打算。圣旨未下,我等不敢妄自揣度父皇的意思,但愿所至之处据京兆尹相去不远,得以择日回京相聚。
【感念母妃抚育情深,体恤她此时伤怀,借每日请安特意多留片刻,诸多牵挂难以言表。】
届时明光余你一人,正须善事尊长,莫待辞别之日追悔莫及。 【三哥所言甚是。三哥四哥出宫之事,虽是大家都知之事,但毕竟父皇还未下旨,那谁人能知道三哥四哥所要去的地方。父皇不颁布圣旨,怕是谁都不得而知的。】
我也希望三哥四哥莫要离了京城太远,这般往后我也好多去找哥哥们玩儿。。
【虽是皇家子弟,但毕竟还只是个九岁孩童。玩性,还是稍大了些。】
【三哥之言,让自己神色一愣。自己也知道总有一日是要出宫离开母妃的,自己便常去寻母妃,可谁知母妃却似见不得自己一般。坐了没多久,母妃便会催自己回宫。】
三哥。。弟弟虽小,但还是懂一些事的。。
只是,母妃却好似不愿见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做的不对了。。
【言罢,垂下了头,只觉得难过。】